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6/5 8:0:7

一、选择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的膳食搭配理论,能保证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4引用:7难度:0.7
  • 2.如图为叶绿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①②指示相应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6
  • 3.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与其活性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 4.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组卷:1373引用:54难度:0.5
  • 5.线粒体不仅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也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细胞色素C是参与电子传递链的一种蛋白质,当其渗出时与细胞质中凋亡因子蛋白A结合,能诱导细胞凋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4
  • 6.基因渗入在遗传学(特别是植物遗传学)中指两个基因库间的基因流动,通常经过种间杂交产生。我国科学家发现,高原大刍草和温带玉米这两个物种之间存在大量基因渗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7.实验室获得了黑腹果蝇的两种新纯合体色突变体:黑条体(dd)、黑檀体(ee)。为判断d和e基因的关系,科学家将黑条体与黑檀体杂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3难度:0.6

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64分)

  • 21.入侵生物福寿螺适应能力强、种群繁殖速度快。为研究福寿螺与本土田螺的种间关系及福寿螺对水质的影响,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饲养盒中间放置多孔挡板,不允许螺通过,将两种螺分别置于挡板两侧饲养;单独饲养为对照组。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二:在饲养盒中,以新鲜菜叶喂养福寿螺,每天清理菜叶残渣;以清洁自来水为对照组。结果如表所示。
    养殖天数(d) 浑浊度(FTU) 总氮(mg/L) 总磷(mg/L)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组 对照组
    1 10.81 0.58 14.72 7.73 0.44 0.01
    3 15.54 0.31 33.16 8.37 1.27 0.01
    5 23.12 1.04 72.78 9.04 2.38 0.02
    7 34.44 0.46 74.02 9.35 4.12 0.01
    注:水体浑浊度高表示其杂质含量高。
    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调查本土田螺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选用该方法的理由是
     

    (2)由实验一结果可知,两种螺的种间关系为
     
    ,该关系的结果是
     

    (3)由实验二结果可知,福寿螺对水体的影响结果表现为
     

    (4)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福寿螺的入侵会降低本土物种丰富度
    ②福寿螺对富营养化水体耐受能力低
    ③福寿螺比本土田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④种群数量达到
    K
    2
    时,是防治福寿螺的最佳时期
    (5)福寿螺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
     
    (答出两点即可)。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2.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很多,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目前核酸检测的主要方法,操作流程:采集样本→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PCR扩增→结果分析。
    技术操作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注:Q:信号淬灭剂,R:荧光信号剂
    既有Q又有R的探针检测不到荧光。
    (1)①过程需要
     
    酶,③过程中对两种引物的要求是
     
    (回答1点即可)。
    (2)核酸检测通常选取新冠病毒cDNA中的ORFlab基因的原因是
     
    。若加入的荧光基因探针序列为:5'-TTGCT……AGATT-3',如果样本中存在该基因序列,与探针结合的序列应该是5′
     
    3′。若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则其样本经图示流程处理后,最终
     
    (填“不能”或“能”)被检测到荧光。
    (3)核酸检测的优点是只需采集少量样本即能准确检测,据图分析可知,其原因是
     

    (4)在制备新冠病毒某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过程中,提取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两次筛选的目的依次得
     
    细胞。新冠单抗能准确结合新冠病毒,是因为单克隆抗体具有的特点是
     

    组卷: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