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8/25 1:0:8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
-
1.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
组卷:1引用:8难度:0.7 -
2.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_____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
组卷:24引用:4难度:0.5 -
3.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
组卷:9引用:10难度:0.7 -
4.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实验舱发射升空,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11月3日9时32分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_____”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
组卷:2引用:4难度:0.8 -
5.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这启示我们( )
组卷:123引用:32难度:0.7 -
6.“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告诉我们( )
组卷:65引用:8难度:0.5 -
7.周末野营活动开始了,出发前,班主任张老师安排班长小奎组织男生,携带草席、全班的背包和野炊工具,安排宣传委员小兰等几名女生构思野营方案。他们很快到达了地点,男生在女生的指挥下,迅速“安营扎寨”。张老师的这种安排( )
①尊重了男女同生不同的生理特点
②发挥了男女同学各自的性格优势
③让男女同学各自发现对方的优势
④弥补了女生不能参加劳动的缺点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下列名言体现追求“至善”的是(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④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组卷:2引用:2难度:0.5
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
-
24.小华因为一道题不会做,借朋友的作业看,老师误以为抄作业而批评他,他火冒三丈和老师顶撞了起来。
判断:
理由:组卷:17引用:3难度:0.5
四、探究实践(24分)
-
25.为更好的认识法律、践行法治,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走进法治天地”为题开展了一次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党的十九大至二十大的这五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261人。
材料三 七年级学生小军的父亲开了个超市,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决定让小军辍学帮他卖货。小军虽然不同意,但在父亲的执意要求下,被迫辍学。学校得知此事后,会同社区、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做小军父亲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均规定家长或者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终,小军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小军重新返回学校。
(1)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谈谈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3)作为法律特殊保护的受益者,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组卷:4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