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认识法律、践行法治,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走进法治天地”为题开展了一次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2022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党的十九大至二十大的这五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261人。
材料三 七年级学生小军的父亲开了个超市,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决定让小军辍学帮他卖货。小军虽然不同意,但在父亲的执意要求下,被迫辍学。学校得知此事后,会同社区、镇政府工作人员,多次做小军父亲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均规定家长或者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终,小军父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小军重新返回学校。
(1)以上材料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谈谈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3)作为法律特殊保护的受益者,青少年如何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答案】(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规范和保护作用。
(3)①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②学会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在生活中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规范和保护作用。
(3)①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法律;②学会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在生活中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25 1:0:8组卷:4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