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大溪河中学九年级(上)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8/29 13: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坚强决心。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2.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  )
    ①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②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是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的迫切要求
    ④使人民迎来了从注重物质文化需要到注重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飞跃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3.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当地干部和民族同胞说,“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我们的工作还要不断提高,帮扶的领域要不断扩大”。由此可见(  )

    组卷:174引用:34难度:0.7
  • 4.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一个都不能少”既包括56个民族一个不能少,也包括全体社会个体成员一个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与要求,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强意志,设立了小康是小康的严格标准,赋予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新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
    ①是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表明我国坚持等贵贱、均贫富
    ④需要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

    组卷:44引用:28难度:0.7
  • 5.2020年10月14日,国家扶贫日期间举办了一系列活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既要做好脱贫攻坚必答题,又要做好疫情应对加试题;既要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又要巩固已脱贫成果。党和国家强调要精准扶贫,体现了(  )
    ①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②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消除区域发展的差异
    ③党和政府把共享作为发展的重要理念
    ④发展的根本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组卷:23引用:7难度:0.7
  • 6.无线支付、空无一人的全球最大自动化智能码头、自动驾驶汽车、无人超市;共享经济、“红色物业”、“精准扶贫”等新机制……新事物,新生活!对此,你的认识是(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③创新只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④我国正在坚持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组卷:32引用:13难度:0.7
  • 7.为满足社会对测温仪器的需求,我国科技企业相继开发了5G测温仪和测温机器人,近日广州某公司成功研发一款无接触、可多人同时测温的手环。该产品可以精确对10米范围内多个行动中人员同时进行有效测温。这说明了(  )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③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组卷:38引用:20难度:0.8
  • 8.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了继美苏以来世界上第三个完成这一目标的国家。这说明(  )
    ①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果
    ③理论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④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组卷:12引用:6难度:0.7
  • 9.美国对华为实施芯片“断供“让人气愤,好在华为未雨绸缪,已做好应对准备。2019年8月9日华为正式发布自有操作系统“鸿蒙”!“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这警醒我们(  )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坚持自主创新,拒绝引进国外技术
    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强
    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的市场制胜之道

    组卷:37引用:18难度:0.7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 27.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分别列举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发明各一例。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回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正是一代航天人筚路蓝缕、顽强拼搏,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才有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正是因为突破了深海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使“蛟龙”“潜龙”“海龙”遨游深海,独立自主地进行科学考察,使中国在世界深海科学事业上拥有了发言权。
    材料三:一架搭载世界领先5G通信技术模组的无人机在黄浦江上空盘旋,岸边的人们不仅可以在屏幕上实时观看无人机传回的360度全景4K高清视频,还可以在VR(虚拟现实)终端上沉浸式欣赏江滨美景……前不久在上海外滩出现的这一幕,标志着上海市首次开展的5G外场综合测试取得成功。按照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率先完成以5G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架构建设。
    材料四:沈阳实施高精尖优人才集聚工程,对创新人才团队,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补助;沈阳对拓荆科技公司姜谦团队等21个人才团队给予了总额6000万元的奖励。
    (3)材料二中所述内容对我国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4)材料三中的现象证明了哪些观点的正确性?
    (5)材料四与材料三所反映的主题之间有何关系?

    组卷:7引用:2难度:0.5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从很低的水平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这样的发展奇迹,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
    (1)聆听改革开放的铿锵足音,你有何感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党和国家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3)如果由你向同学理解习近平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你会怎样向同学讲解?

    组卷:1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