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一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发布:2024/9/22 13: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4难度:0.7
  • 2.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3.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的实现一般依赖于特定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6
  • 4.下列关于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6
  • 5.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属于“演绎”过程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6.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6难度:0.7
  • 7.利什曼原虫(会引起利什曼病的寄生虫)的亲水性酰化表面蛋白B(HASPB)是通过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的一类脂蛋白。利什曼原虫分泌的HASPB结合于细胞膜外侧,与宿主细胞的感染密切相关。HASPB在细胞膜内某个区域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诱导细胞膜外翻、泡化、脱落,从而将包裹在其中的HASPB释放到细胞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5
  • 8.为测定绿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研究小组将一株绿萝置于透明玻璃罩内,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其黑暗条件下的CO2释放速率(如图甲所示)和适宜光照下的CO2吸收速率(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4难度:0.5
  • 9.人体内存在一类“老而不死”的衰老细胞,阻碍组织再生。我国科学家利用衰老细胞溶酶体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高的典型特征,设计了一种新型靶向药物——SSK1。当SSK1进入衰老细胞时,会被高活性的βgal切割,释放出一种毒性小分子去激活M蛋白激酶。激活后的M蛋白激酶可进入细胞核内,诱导衰老细胞死亡。若SSK1进入非衰老细胞,则无此效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7难度:0.5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

  • 26.蓝细菌是一类光能自养型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原理与高等植物相似,但具有一种特殊的CO2浓缩机制,如图所示,其中羧化体具有蛋白质外壳,CO2无法进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CO2依次以
     
     
    方式通过细胞质膜和光合片层膜。蓝细菌的光合片层膜上含
     
    等色素及相关的酶,可进行光反应过程。
    (2)过程X中,C3接收
     
    释放的能量,并且被
     
    还原,再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糖类和C5
    (3)水体中CO2浓度低,扩散速度慢,但蓝细菌能通过CO2浓缩机制高效进行光合作用,据图分析CO2浓缩的机制有
     

    (4)研究发现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积累是光合作用限速因素之一。我国科学家向蓝细菌中导入合成异丙醇的三种关键酶基因CTFAB基因、ADC基因、sADH基因,以期提高细胞光合速率,相关机理如图2。
    ①图2中sADH酶催化异丙醇生成的反应机理是
     

    ②研究人员培育出两种蓝细菌SM6、SM7,提取两种蓝细菌的总RNA利用RT-PCR对SM6、SM7细胞中三种关键酶基因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得到图3所示结果。与野生型蓝细菌相比SM6细胞中积累的物质最可能是
     
    。野生型、SM6、SM7三种菌株在适宜条件下,光合速率最快的可能是
     
    ,原因是
     

    组卷:17引用:3难度:0.6
  • 27.亨廷顿症(HD)的一种发病机制是由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内含子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如图1是某亨廷顿症(HD)患者家系的遗传系谱图(方框和圆圈中的数字代表患者发病时的年龄),图2是图1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的电泳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亨廷顿蛋白基因中CAG多次重复属于
     
    (变异方式)。据图1、2分析,该病是
     
    染色体
     
    遗传病。
    (2)由图2中Ⅰ1、Ⅰ2、Ⅱ1、Ⅱ2、Ⅱ3、Ⅲ1、Ⅲ2的电泳结果可推测,当该基因中CAG重复次数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5次时才可能患病。从患者发病时的年龄和CAG的重复次数角度分析,与Ⅲ1、Ⅲ2相比Ⅲ3尚未发病的原因可能有
     
     

    (3)如图是亨廷顿症致病机理图,其中前体RNA中被剪切下来的重复序列RNA异常聚集(也称RNA团簇)使剪接因子失去功能。过程①、③所需的原料分别是
     
     
    ,RNA团簇募集剪接因子后,最终导致
     
    缺失,从而发病。

    (4)Ⅲ3(亨廷顿蛋白基因中CAG重复62次)色觉正常,其成年后和一正常女性(其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婚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若该男孩患亨廷顿症,其致病基因中CAG重复次数最可能为
     

    ①大于62
    ②等于62
    ③小于62

    组卷:11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