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一(下)月考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6/1 8:0:9

一、(10分)

  • 1.默写。
    (1)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
     
     

    (2)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运用典故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
     
     
     
     
    。”
    (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4)杜甫在《登高》中用“
     
     
    ”归纳出白发日多、因病断炊的根源,忧国伤时的情操感人至深。
    (5)《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苏轼赞美英雄豪杰战斗过的地方风景壮丽,更赞美这里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豪杰,向下阕过度的句子是:
     
     

    (6)《赤壁赋》中写到“舞幽壑之潜蛟”蛟龙非深渊不潜,因此《劝学》以蛟龙生渊为喻,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7)《师说》中,作者用“
     
     
    ”的例子,论证了“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8)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回答客人,提出了对宇宙与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如果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那么“
     
    ”。
    (9)《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无比谦虚,“
     
     
    ”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愿意成为负责“如会同,端章甫”的小相。

    组卷:6引用:2难度:0.5

二、选择(5分)

  • 2.《红楼梦》以写人性格丰富著称,下列人物塑造只着重一面的人物是(  )

    组卷:11引用:3难度:0.5
  • 3.《红楼梦》里与下列诗句对应的人物是(  )
    ①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②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③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④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哥听佛经

    组卷:21引用:3难度:0.5
  • 4.根据原书顺序对以下情节排列正确的是(  )
    ①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②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③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④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组卷:15引用:3难度:0.5
  • 5.历来说红楼者喜欢将与某人形象相近者称之为其“影子”,下列不属于林黛玉的“影子”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6.“投鼠忌器宝玉瞒赃”中“投鼠忌器”一语指的是什么?(  )

    组卷:80引用:12难度:0.8

五、(11分)

  • 18.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范增论
    苏轼
          ①汉用陈平计,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②苏子曰:增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③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④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⑤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别去,不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矣!
          ⑥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①几: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迹象。②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杀之。③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用陈平计,疏楚君王 间:悄悄地
    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夺其权 稍:渐渐
    C.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 方:当……时候
    D.而欲依羽以成功名,矣! 陋:浅陋,没有见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苏子曰:增去善矣 师道不传也久矣
    B.当于是去耶?曰:否 于是余有叹焉
    C.不用其言杀其所立 骊山北构西折,直走咸阳
    D.不此时明去就之分 犹不能不之兴怀
    (3)作者确认范增离开项羽最佳时机是项羽刺杀卿子冠军宋义的时候,主要依据是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C.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D.(义帝)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
    (4)下面各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周易》中的话为论据,暗示范增如果能见微知著的话,他早就该离项羽而去了。
    B.文中引《诗经》中的话意在证明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项羽的性格也是变化着的。
    C.作者将范增的命运与义帝的存亡联系起来,认为项羽怀疑范增与此相关,而与陈平的离间并没有必然和根本的联系。
    D.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从“增之去”这一点铺开,反复设想推测,多方推理证明,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5)苏轼对范增有怎样的评价?请结合文本分析。

    组卷:2引用:2难度:0.5

六、作文

  • 19.当下,一边是网络新词频频诞生,而另一边是人们时常缺少合适的话语来表达,某网站“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经常出现的提问是“怎么形容这种青春和夕阳结合的感觉”“怎么形容学校里大片的马鞭草开了”“如何表达大学毕业了对学生时代的不舍”“如何形容刚看完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之后心里的惆怅感”……
          对于这个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组卷:14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