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2019)选修2《4.1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23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8/4 8: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2.下列会增大生态足迹的措施是(  )
    ①开车出行
    ②吃牛肉
    ③步行
    ④食用蔬菜

    组卷:0引用:2难度:0.8
  • 3.地球长时间所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有一定限度,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4.下列对人口增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7
  • 6.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组卷:3引用:3难度:0.8

一、选择题

  • 17.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4引用:2难度:0.5

二、解答题

  • 18.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例如,碳足迹是指扣除海洋对碳吸收之后,吸收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除化石燃料燃烧外,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还有
     

    (2)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
     
    。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以减小生态足迹,若将动物(草食)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2,则其生态足迹为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科学家统计了从1961年到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表示
     
    ,且从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据图判断,“生态赤字”越来越大的依据是
     

    (4)下列哪一举措不利于使生态超载的地球减小“生态赤字”
     

    A.进行垃圾分类
    B.大力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D.沿海兴建化工厂,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组卷:7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