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0 8:0:8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陪伴与远游,似乎是一组矛盾。“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强调了纯朴的孝道思想,但是年轻人也不必忧心忡忡地完全放弃远游。所谓“游必有方”,是教诲人们不盲目而行。远游,可以是一场 (diān)沛流离的旅途,也可以是一场海 (kuò)天空的追寻;可登高眺望远方,亦可驻足凝望脚下……
在远游的跋涉中建构自我,让人生不留遗 (hàn),但同时 是孝之两全。
(1)下列各项中,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chōng huì B.chóng huǐ C.chóng huì D.chōng huǐ A.巅 阔 憾 B.颠 廓 撼 C.颠 阔 憾 D.巅 廓 撼 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2.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8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4引用:3难度:0.8
二、阅读(53分)
-
9.阅读回答问题。
“内秀”的父亲
王艳 ①很多人说父亲是个“内秀”的人。“内秀”这个词听起来多少有点惋惜的意思,就像人常说:“啧啧,可惜了一根好苗子”,正如同可惜一颗永远藏在蚌里的珍珠,或者痴等一个迟迟不来的春天。
②父亲出身农村,自小家境贫寒,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技工学校。毕业后,捧上了“铁饭碗”,成了正儿八经的城里人。
③据母亲回忆,父亲的青春形象,是一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艺青年的标准样子。他自学了许多才艺:唱简谱、吹笛子、拉二胡,还能自己动手削竹笛、制作二胡。
④我并不记得父亲在乐器上的造诣到底如何,但父亲唱歌好听是真的。
⑤刚上小学时,我还跟随母亲在农村生活。每到夏天,父亲便会接我去城里过暑假。父亲白天上班,中午必得睡会儿午觉,也非逼着我睡一会儿。而我玩兴正浓,翻来覆去不愿睡,父亲便教我唱歌。“小燕子,穿花衣……”父亲的嗓音低沉温厚,一首儿歌被他唱得声情并茂,诗情画意。
⑥父亲一句一句耐心地教着,我一句一句无意识地学着。一个暑假过去,竟也学会了好几首歌。《妈妈的吻》《妹妹找哥泪花流》,都是那时在年轻人中风靡一时的歌曲。我也学得似模似样,回老家唱给大家听,邻居的一位婶婶一边听我唱《妈妈的吻》,一边用手背抹眼泪。
⑦直到现在,我有时还会哼唱父亲教的歌。父亲应该从未意识到,他的青春印记,会以唱歌的方式,烙印在我的一生。
⑧几年后,父亲生了一场大病,退居二线。我和哥哥、母亲跟随父亲寄居城里,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全家四口人,生活日益艰辛。母亲四处打零工帮补家里的开销,大多时候煮饭的任务就落在父亲身上。
⑨父亲的厨艺越来越精进,整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面食,擀面条、包饺子、烙饼,样样在行。耍弄起厨刀也毫不逊色,他的刀法又稳又快,只见刀锋闪光,“唰唰唰”几下,将咸菜、土豆、萝卜切得细如发丝、均匀齐整。油锅正冒着烟,菜“哗”地一下子下了锅,翻炒两下就成了美味佳肴。
⑩只是,我很少再听到父亲唱歌。偶尔,我从抽屉角落里翻出只旧口琴,他会接过去,仔细擦擦上面的灰尘,含在嘴里吹几声,却音阶生涩,曲不成调,便又颓然收进抽屉。有时闲下来,他也会拿起我的吉他拨弄几下,又放下。
⑪那时候我已上高中,我明白,父亲放下的不仅是口琴、吉他,他敛起翅膀,收起光芒,抛下于生存无益的重量,是要和千千万万个普通的父亲一样,弯下腰,躬起背,拉着缆绳,努力去拖动生活的大船。
⑫我也曾无意中翻到父亲一个包着暗红塑料封皮的手抄本,里面用蓝色钢笔抄满了一首首诗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蓝色的钢笔字已悄然褪色,而在字里行间,我仍能看到父亲曾经闪着光的梦想。
⑬于是,对“父亲是个内秀的人”的说法深信不疑。生活残酷,岁月无声,它们就这样琐碎柔韧,悄无声息地磨掉人的幻梦。
⑭父亲退休后,我给他买一把曲胡。他常常坐在阳台,对着曲谱“咿咿呀呀”地拉。父亲挥动弓子,手指在弦上快速移动,神情专注而认真,仿佛不是在拉弦,而是在一针一线,缝补早些年破碎的东西。
⑮古稀之年的父亲,眼睛变得越来越混浊,越老越喜欢蜷缩在沙发上打盹。但我陪他逛街或散步时,他仍会执意把重物拎在手上,还会在下班前做好饭等我回家,似乎他还年轻,还是我的依靠,还能拉着我的手,迈过无数个沟沟坎坎。
⑯有时我会想,生命之旅恰如一朵花开落的过程。一朵朵洁白的花在黑暗的荒原上列成一条条小径;当一朵花慢慢凋谢,会将自己的芬芳和光彩传递给下一朵,人们沿着这样的小径走向无尽的时空,便不会觉得孤冷。
⑰比起同龄大多数人,我常常觉得幸福,我还在花朵的馨香和光亮中。
(选自2022年11月《南方日报》,有删改)(1)读完文章后,小语同学用“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了文中父亲的一生。请根据提示,将其补充完整。
①
(2)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很多人说父亲是个“内秀”的人?
(3)请任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偶尔,我从抽屉角落里翻出只旧口琴,他会接过去,仔细擦擦上面的灰尘,含在嘴里吹几声,却音阶生涩,曲不成调,便又颓然收进抽屉。
(4)文中⑯段说“生命之旅恰如一朵花开落的过程”,请结合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小语同学在朋友圈转发了这篇文章,有人留言:“这是一篇赞美父亲高贵品质的文章”,有人留言:“这是一篇饱含人生哲理的文章。”那么,你会怎样留言呢?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述你的理由。组卷:25引用:3难度:0.5
三、写作(50分)
-
10.作文。
(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2)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陶行知
(3)一片森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弗罗斯特
上面三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思考与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综合运用叙述、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组卷:13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