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5/19 8:0: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
1.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中,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一致的是( )
组卷:95引用:44难度:0.5 -
2.随着科技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完善,操作更加便捷。图一是双目显微镜,在原反光镜的位置换装上照明灯;图二是某同学观察根尖永久玻片标本时看到的物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01引用:7难度:0.5 -
3.杨柳飞絮是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为科学有效防治校园内杨柳飞絮,确保同学们返校环境整洁。北京市丰台区园林绿化局为学校提出4种防治杨柳飞絮建议。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组卷:235引用:9难度:0.5 -
4.如图是绿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5 -
5.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新个体,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下列有关人体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6.传统中医学认为南瓜有补益气血、补肾排毒等作用,如图为南瓜生长发育过程简图。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3难度:0.5 -
7.韦恩图表示的是事物之间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如图所示。表中甲乙、丙三者的关系,符合韦恩图的是( )
序号 甲 乙 丙 ① 神经系统 脑 脑神经 ② 血液 血浆 血细胞 ③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④ 染色体 DNA 基因 组卷:80引用:6难度:0.5 -
8.为阐明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死亡的机制,科研人员制备了大脑中动脉栓塞小鼠模型,对小鼠进行如下手术:颈部切1cm长的切口,插入线栓,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1h后拔出线栓恢复血流,缝合皮肤。在恢复血流24h后,取脑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结果如图1,并检测大脑组织内Sirt3蛋白表达量,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59引用:3难度:0.3 -
9.如图所示,图甲为李一同学在某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图乙为胸腔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的曲线图;图丙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示意图:图丁为肺内压与外界气压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85引用:7难度:0.4 -
10.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如图甲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的视野,乙是血液的分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36引用:5难度:0.5
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
30.酸笋是以新鲜竹笋发酵腌制成的笋制品,是柳州螺蛳粉的重要配料。如图1是从自然酸笋发酵液中分离出优质乳酸菌菌种的流程图。
(1)传统酸笋发酵采用水封腌制,目的是
(2)酸笋自然发酵液含有大量微生物,从中分离、纯化多种乳酸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的
(3)在筛选高产乳酸菌菌种前,需对不同乳酸菌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时应使用液体培养基而不使用固体培养基的原因是
(4)为探究高产乳酸菌接种量对乳酸产量的影响,将不同体积分数的高产乳酸菌菌液分别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h后,取发酵液进行乳酸含量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乳酸菌菌液接种量为3.4%时的乳酸产量低于接种量为2.6%时的乳酸产量,原因是组卷:29引用:1难度:0.5 -
31.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认识常见的传染病有利于采取预防措施。请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近期,国家流感中心已经收到了数百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该病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
资料二: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引起的消化道寄生虫病。患蛔虫病的人常常厌食,进而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严重时腹泻。为预防蛔虫病,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瓜果,不喝生水;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资料三:传染性急性肠胃炎是换季时期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是感染了诺如病毒。其次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目前诺如病毒和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都还未有相应疫苗。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H1N1流感的。在人流大的公共场所,通常设置一米线标识以及注意个人卫生等提示。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传染病感染率的原因是
(2)材料中提及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诺如病毒在结构上区别于幽门螺旋杆菌,最显著的特征是
(3)乳铁蛋白具有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乳铁蛋白对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
说明:菌体密度越大,OD值越高
①分析图二结果可知,乳铁蛋白的最低浓度为
②为保证本实验更严谨,请结合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提出一条改进实验的建议组卷:4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