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8/9 8:0: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下列做法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组卷:89引用:3难度:0.6 -
2.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高唱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13引用:3难度:0.8 -
3.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组卷:184引用:4难度:0.6 -
4.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64引用:5难度:0.8 -
5.如图为某同学自制温度计的设想图,下列关于该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11引用:4难度:0.8 -
6.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组卷:1027引用:36难度:0.9 -
7.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 )
组卷:632引用:13难度:0.7 -
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T-t)关系的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234引用:5难度:0.6 -
9.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组卷:296引用:6难度:0.6 -
10.在探究红外线是否具有与可见光相同的传播规律时,小明利用电视机的红外线遥控器和电视机等器材,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组卷:723引用:9难度:0.6 -
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42引用:5难度:0.8
三、解答题:(24题每小题2分,其余熟目每空1分,共48分)
-
34.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听老师说有一种角反射器是根据光的反射原理用平面镜制成的,它具有非常优良的回光特性。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小明根据老师的描述,找来平面镜想自制一个角反射器:
(1)首先,小明将两块平面镜垂直安装如图所示,将一束光与镜面M成60°角入射最后经平面镜N反射出去的光果然与镜面M上的入射光平行,此时镜面N上的反射角是 度;
(2)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自己做出来的反射器好像不满足老师所说的“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于是,他重新尝试,按照如图所示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了2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出射光线与旋转前相比将转过 度角;
(3)通过一番探索还是未能设计出老师所描述的角反射器,小明只有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角反射器是由三块平面镜组装成的,那么,要满足对于在空间中一定范围内的入射光线(无论入射方向如何)经平面镜反射后,“出射光线总是与入射光线平行。”这一要求,三块平面镜应该如何组装?。组卷:128引用:3难度:0.5 -
35.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被称为十大经典物理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古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5一前193)将天文学与测地学结合起来,他选择同一子午线上的西恩纳和亚历山大里亚两地,在夏至日那天进行太阳位置观察的比较,如图甲。
在西恩纳附近,有一口深井夏至日那天太阳光可直射井底,如图乙,它表明太阳在夏至日正好位于天顶,在下次夏至日的同一时间,他在亚历山大里亚选择了一个很高的方尖塔作参照,并测量了夏至日那天塔的阴影长度,这样他就测量出直立的方尖塔和太阳光射线之间的角度为7°12',如图丙。
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遥远,照射到地球不同地方的光线可认为是平行的。获得了这些数据之后,他运用了泰勒斯的数学定律,即一条射线穿过两条平行线时,它们的对角相等。由此表明,西恩纳和亚历山大里亚两地与地心的连线对应的圆心角也为7°12'。
下一步埃拉托色尼借助皇家测量员的测地资料,得到这两个城市的距离是787.5公里。一旦得到这个结果,地球周长就可以计算得到。经过埃拉托色尼的修正,数值与后来测得的地球周长非常相近。
(1)太阳光垂直水面直射井底,此时的入射角大小为 ;方尖塔在地面上形成影子,是由于光 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周长为 公里;
(3)长度单位“米”的定义起源于法国。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地球极周长的四分之一)的千万分之一,根据该定义,可以知道地球极周长为 公里。组卷:446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