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雅礼一中、附中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八)
发布:2024/6/1 8:0: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中,经济领域的进步尤为显著。
交通发展是区域市场得以形成发展的前提。唐代的馆驿制度日臻完善,交通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相关律令日趋严谨。《唐律疏议》记载的唐代有关驿使的律令规定就多达17条,以确保交通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统计数据表明,盛唐时全国设有驿站1639所。从史料来看,唐代的私驿和私人旅店也很发达,这些私驿可供旅客止宿、存货、交易,还有可供客商租赁的马驴和车船等,功能齐备、服务周到,运输效能很高。这些旅舍、邸店、私驿大多分布在交通要冲、干道路旁和县郭、村乡、码头及港口附近。史载长安、洛阳、扬州、广州以及东南沿海交通要冲还有外商经营的私驿,这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是史无前侧的新现象。交通工具的改进,官驿和私驿的并重,有力促进了陆路交通的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是区域市场形成的基础。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是自然经济逐渐减弱和商品经济不断增强的过程,唐代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不完全的商品生产和完全的商品生产两个方面。《茅亭客话》卷8“好画虎”条记载,灵池县洛带村“孙儿辈将豆麦入城货卖,收市盐酪”。有学者估计当时整个社会的农户剩余产品率达到20%。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农产品的增加,农民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茶叶的种植是一种典型的农业商品生产,当时不少产茶区的农民即把种茶当作主要职业,如江淮人“什二三以茶为业”。此外,鲜花种植也较为普遍,陆龟蒙对此有记载,“故城边有卖花翁,水曲舟轻去尽通。十亩芳菲为旧业,一家烟雨是元功”。十亩地的鲜花种植应该是为了出售。唐代的油坊和醋坊相当普遍,如长安宣平坊即有卖油者,齐州刘士郎“以鬻醋、油为业”。
城乡互动是区域市场形成的直接推动力。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交流逐渐加大。至唐代中期以后,城乡经济互动的态势逐渐形成。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发展则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物质保证。唐代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加大,中唐后期民间丝织业非常发达,大量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供向城市。大量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中去,以至于长安东市“市内货时二百二十行,四面立印,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而唐代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本身的吸引力增加,消化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增强。“三五百人之便,常可立办”,可见服务业中从业人员数量之大。中唐以后城市的大量兴起及城市的消费性特征,决定了城市必须依赖乡村而存在。同时,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农村产品的商品化转化和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并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弃农从商从工。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经济互动的形成导致减乡商品流通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更大地域范围内交换的发展。
(摘编自肖建乐《唐代区域市场的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长安、洛阳、广州等地有外商经营的私驿,这种现象在唐以前不曾出现。
B.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属于不同的经济形式,后者是区域市场得以形成发展的基础。
C.唐代中期,城乡经济互动态势形成,城乡互动成为区域市场形成的直接推动力。
D.城市生产和消费要依赖乡村,乡村将农产品卖给城市,将劳动力输入城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交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和城乡互动三个角度展开论证。
B.文章引用不少古代文献资料进行论证,这也是此类史学类学术论文的一般性特点。
C.文章使用“统计数据表明”“从史料来看”一类句子,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谨性。
D.文章以卖豆麦、种茶、种花、开油坊等为例,论证唐代完全的商品生产发达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开明、军事强大、文化先进,这些是唐代经济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原因。
B.唐代陆路交通的发展,与当时交通工具的改进以及官驿和私驿并重密不可分。
C.陆龟蒙笔下的卖花翁种花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烧炭,两者的目的都是出售。
D.如果没有大量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中唐后期区域市场也就难以形成。组卷:10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
材料二:
在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每周一次的思政课,校长张桂梅都坚持亲自组织和主讲,为这些来自山区的孩子们加油打气,树立人生理想。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6年,她来到华坪县教书。在山区家访时张桂梅发现,很多贫困家庭的女孩早早辍学,这让她产生了创办免费女子高中、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想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2008年,华坪女高建成。
学校创办14年来,张桂梅家访行程近11万公里,帮助2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她坚持红色教育树人铸魂,为孩子们埋下信仰的种子,让孩子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
(摘编自央视网《二十大代表风采|张桂梅:燃烧自己,点亮梦想》) 材料三:
“要让山里的孩子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云南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己、校长张桂梅一直以来的心愿。她扎根贫困山区,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扶贫的事止中,从推动创建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到帮助2000多名山区女孩儿圆梦大学,张桂梅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桂梅在听取完大会报告后又有了新的期盼——她相信随着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山里的每一个孩子不仅能有书读,而且能读好书。
黑灰色外套、深色牛仔裤、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常年的过度劳累让张桂梅疾病缠身,但是当提起党的二十大报告那一刻,张桂梅一下就来了精神。
在张桂梅看来,山里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们将来的命运。2008年,张桂梅在当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方支持下创建了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创办之初,由于条件艰苦,学生基础差,老师们先后辞职,只剩下6个老师苦苦支撑,眼看学校办不下去了,张桂梅的心情非常难过。
誓言凝聚了力量,坚定了信念,学校要继续办下去。为了让学生坚持学习不辍学,十多年来,张桂梅坚持家访,累计行程十多万公里,路上两次摔断肋骨。在张桂梅的不懈努力下,2000多名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
张桂梅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地区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让张桂梅感到十分欣慰。
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用很大的篇幅讲到教育,报告描绘了教育的长远蓝图。特别是总书记提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让张桂梅十分激动。
(摘编自央视网《聚焦二十大|张桂梅:不负党的嘱托,不负百姓期望》)(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持家访让学生坚持学习不辍学的张校长在听取二十大报告后表示,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山区孩子不仅有书读,也能读好书。
B.扎根贫困山区的张校长,累计家访行程十多万公里,她用实际行动来保障山区女孩们的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
C.欣慰于农村地区教育取得长足进步的张校长,坚信山里的孩子通过读书就能改变命运,她将继续努力为女孩们圆梦。
D.衣着朴素、疾病缠身的张桂梅校长,逐梦的脚步从未停歇,作为二十大代表的她将继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桂梅校长坚持亲自组织和主讲每周一次的思政课,身体力行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B.华坪山区贫困家庭女孩早早辍学的现象让张桂梅萌生了创办免费女高来帮助女孩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想法。
C.张校长坚持以红色教育来培育学生,使她们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树立信仰,努力做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D.老师们难以适应女高创办之初的艰苦条件纷纷离开,只有张校长誓不言弃,她要“让山里的孩子一个都不能掉队”。
(3)张桂梅校长对心愿的坚持践行,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简要说明。组卷:2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起的鱼
袁有江 在男人均匀的鼾声里,她悄没声儿地起了床。摸着黑,替男人掖好被角,顾不上洗漱就出了门。迎着习习的凉风,走在黑黢黢的小巷,她举头望天,几颗星星眨着疲倦的眼。走到巷口处,她低头看了一眼表,再次感觉到城市比农村的好来。不管你在夜里几点起床,随便哪里漏出点儿光,都能让人将四周看清楚。转上马路,路灯将世界照得一片通明。两个穿黄马褂的清洁工,正在清扫人行道上的落叶。
她疾步赶到鱼类批发市场时,喧闹已在降温。到处湿漉漉的,到处飘荡着鱼腥味。几个穿着黄色雨衣的大鱼贩子,正在手忙脚乱地抬鱼桶装车。
永远比这座城市早醒的,是鱼类批发市场顶棚的防爆灯。这一刻,它照下来一圈圈昏黄的光,将一两个微小的鱼贩子照得无处遁形。他们通常都是单人独马,小推车上夹着一个椭圆形的儿童洗澡盆,死磨硬缠从批发商那里兑几十斤鱼。批发商厌烦透了他们,连那些二道贩子们也嫌他们挡路。他们将兑来的鱼,养在盆子里,扣上一张网。他们不打算去菜市场,鱼太少不值得跑远。他们知道,总有贪便宜的人,会起早来批发市场周边碰运气。
街角,是往返拉鱼车的水泥路与青石街的接口。穿着低领粉色毛衣的她,此刻正蹲在街口,隔着鱼盆,和对面坐在青石条上的老人,有条不紊地谈着价钱。她一边说鱼的肥瘦,一边对盆里的鱼指指点点。后来还伸出一根手指,隔着水皮,按了一条鱼脊。连睡觉也睁着眼睛的鱼,对这一按很不乐意,一甩尾跃出水面,顶在渔网上又哗啦一声落下去。
相较伶牙俐齿的少妇,老人显得口舌愚笨。他两手在看不清颜色的裤子上涂抹着,一时无措、失语。两只昏花的老眼,有些躲闪,很少正看少妇的眼。晓风拂过,少妇伸手拨拉滑下来的一缕头发。你到底卖不卖?不卖我就去别处买了。她假意站起来要走。老人迟钝地摇摇头,伸手掩上破旧的羽绒服对襟。那片红彤彤、皱巴巴的胸膛,大约觉出了凉意。
少妇并没有马上就走。屋里的男人昨晚说想吃鱼了。就算男人不说,她也打算天明买只鸡回来犒劳他的。近来闹禽流感,鸡贱得慌。电视上说,煮熟了吃不传染人。但男人一会儿说红烧鱼,一会儿说清蒸鱼,说的口水直流。男人兼做三家工厂的搬运工,干的都是重力气活儿。男人不是贪嘴的人。平时粗茶淡饭,偶尔说出来想吃什么,也是很少的。昨晚看着酣睡的男人,她就暗暗垂泪。全家就靠他一人,自己揽的针线活儿,糊口都难。
早起来批发市场,能撞上零卖的机会不是很多。批发商是断不会为一两条鱼开卖的。二道贩子们也没空搭理买零的主。他们都忙着批发,用车拉往城市的各大肉菜市场,预备大量地卖给那些有功夫零卖的,比他们更小的鱼贩子。
老人这样的,在批发市场被戏称为“鱼赖子”。他们多数是城郊的无业游民。半夜就坐在批发商的档口等,既不肯高价买,也不肯买多。不卖给他,就一直可怜巴巴地坐在那里,很是碍事。批发商不好得罪他们,只好按照给大鱼贩子的价格,卖点儿给他们,打发他们赶紧走。他们多数推着几十斤鱼,就在批发市场附近,随便找个不碍事的拐角停下,加上几毛钱差价就开卖了,赚个油盐钱。
少妇在心里盘算着,按照老人的要价,比菜市场便宜一块多。五斤鱼总要便宜七八块,这是自己缝补六件衣服的价钱。省下的钱够给留在老家的孩子买一盒彩色铅笔了,不枉自己起早跑几里路。最重要的是鱼一手鲜。不够生猛的鱼,男人吃了会得软骨病。
她再次蹲下来,无奈地对大爷说,就按你说的价,给我这两条。说着,打记号一般,点了其中的两条鲤鱼。大爷抓出来装在黑色塑料袋里。少妇装着拽平整袋子,锋利的指甲迅速切下袋子一角,以便将水控出来。老人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只见他装好袋子时,特地一手抓住袋子口,一手抓住袋子底,倒过来控了控水才过秤。
六斤多。她看着两条油光水滑的鱼,挺满意。付完整数,正想问尾数的两角钱能不能免了,但见老人正低头抖抖索索掏出一把零钱,准备找她,她利索地递给老人一张一元的,站起身说,不用找了。
天已放亮,她步履轻快地走上了逐渐热闹起来的大街。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妇伶牙俐齿,精打细算。为压低价格,她假意放弃买鱼;又趁老人不注意将鱼袋里的水控出。
B.小说刻画老人,主要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尤其是对眼神的描写,突出他的老实、木讷、敦厚。
C.小说情节简单,但中间运用了插叙手法和背景介绍,反映了更为宽广的生活,更为丰富的人性。
D.少妇本想要求老人免了尾数,最后却主动放弃找零,表现了她的性格由吝啬到大方的转变过程。
(2)小说的结尾写她“步履轻快地走上了逐渐热闹起来的大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如果把小说的标题“早起的鱼”改成“早起的少妇”,你是否同意?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69年,美国生态学家佩因提出了关键种的概念,它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相近。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曾做过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佩因选择了一片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藤壶和一种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上。有一种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哪种动物增多,海星便优先取食哪种,所以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实验开始时,佩因取走了样地里的海星。3个月后,原本只分布在低潮间带的藤壶,竟然占据了样地60%~80%的空间。随后的9个月里,小个头儿的贻贝和茗荷儿迅速生长。再往后,茗荷儿也消失了,遍地贻贝。这样演替的结果是,虽然生物数量大大增加,但是物种数却很快从15种迅速降到了8种之少。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减少的危害在于,一旦环境变得不适于这区区几个物种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就将面临崩溃。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①_____。这个例子里的海星便是“关键种”,它们虽数量不多,②_____。
像海星这样通过捕食来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的例子很多,比如老虎、雄鹰和海獭,这也是我们特别强调保护这些动物的原因。但是关键种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但到橡子山龙眼开花的季节,它的花却是食蜜鸟的唯一蜜源。在这种情况下,橡子山龙眼就成了关键种,因为一旦它开不了花,③_____,其他的植物也将跟随着无法繁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进行修改。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组卷:9引用:3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这两段话,出自今年春晚由唐恬作词的节目《是妈妈,是女儿》:
我的孩子啊
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够好吗
放手如果是一门功课
妈妈一生没考过
我希望你被爱着
我希望你要快乐
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