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一中八年级(上)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4 8:0:8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显示:从2011年开始中国定期开展“护苗”行动,一方面深层清理网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另一方面培育“护苗”品牌,开展正面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护苗”行动(  )
    ①是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②目的在于限制未成年人上网,避免其受到不法侵害
    ③落实了网络保护责任,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
    ④是为了发展数字经济,发挥网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组卷:237引用:22难度:0.5
  • 2.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嬉。这些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

    组卷:158引用:11难度:0.5
  • 3.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小福梳理了峰会期间发布的部分数字成果:
    在数字福州展区:市民只要刷身份证就能在现场办理诸多业务,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虚拟现实技术:推出更多数字体验网红打卡点,将福建著名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能够融入群众生活的体验点、数字街区、智慧街区。
    上述成果体现了(  )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③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④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平台

    组卷:93引用:21难度:0.5
  • 4.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网络生活的参与者。对于网络交往,下列态度和做法值得称赞的是(  )
    ①路上有人请你帮忙扫码关注,直接拒绝
    ②网友约你一起吃饭,不假思索就答应
    ③陌生人要加你微信,核实身份后再通过
    ④与好友分享中考报名的用户名和密码

    组卷:57引用:5难度:0.6
  • 5.“网络暴力”日益成为“伤人利器”。最高检要求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相关犯罪行为。远离“网络暴力”,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③加大对此类行为的处罚力度
    ④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组卷:24引用:4难度:0.7
  • 6.有一首歌这样写到: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告诉你一个发现,你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从养成亲社会行为角度来看,这首歌赞美的是(  )

    组卷:24引用:10难度:0.7
  • 7.如图漫画启示青少年要(  )

    组卷:12引用:3难度:0.8
  • 8.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下列身份属于在业缘关系中建立的是(  )

    组卷:21引用:4难度:0.7
  • 9.2023年2月,某短视频主播在四川凉山做“伪慈善”,“资助”老人3000元,摆拍后收回2800元。该主播被行政拘留,涉事账号被封禁。这启示我们(  )
    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受罚
    ②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诚信做事
    ③自由的实现可以触碰法律的红线
    ④要提高媒介素养,远离网络生活

    组卷:182引用:17难度:0.6
  • 10.“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传播网络正能量是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的表现。下列不属于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是(  )

    组卷:11引用:18难度:0.7
  • 11.“互联网+”让年味浓了起来。网络春节联欢晚会以独具一格的形式提供了一场视听盛宴;淘宝、天猫等线上平台开办年货节,让大家足不出户置办各种年货;扫福集福、“抢红包”增添了年的趣味……这些共同表明(  )

    组卷:12引用:3难度:0.6

三、综合探究题(共32分)

  • 33.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人物内容 年轻时的爷爷 上中学的孙子
    购物 去商店 逛淘宝,网购
    查阅资料 去图书馆、书店 浏览网页,信息检索
    通信方式 写信、打电话、发电报 发电子邮件、聊QQ、刷微信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网络谣言,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阅读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面对网络谣言,你该如何防范?
    (3)结合材料二,说说我们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回答两点即可)

    组卷:16引用:8难度:0.4
  • 34.一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刘某称其在家乡大连帮助了一名骑车摔倒的环卫工人后,却接到了交警部门的电话,称有人报警看到他撞倒了人,被他扶起的环卫工人也表示“忘记了当时的情况”。后来,事发路段的一段监控视频最终还了他清白:环卫工人确实是自己摔倒的。
    请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结合下面两幅图片,回答下面问题。

    (1)你是否赞同图一中这些旁观者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请根据材料,简要阐述图二中该年轻人的行为的意义。
    (3)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亲近社会”?

    组卷:9引用:7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