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5 8:0:9

一、基础积累(共10分)

  • 1.      盛夏的校园花木勃发,生机盎然。学校初一年级开展“花样年华——校园花木文化节”主题活动,拟分两个专题在学校公众号上发布,供同学们浏览学习。
    【专题一】校内寻花
    文学组的同学搜集到课内文字资料。请你帮助完善,完成各题。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zhēng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1)有同学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词语的类型有疑问。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又千百次地zhēng扎起来”,这里的zhēng应写作“挣”。
    B.“欲绽的花苞”中的绽是错别字,应写作“淀”。
    C.“就在那俯地的刹那”中“刹”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chà”。
    D.“时隐时现”是并列短语,意思是有时隐没,有时出现。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2)文中画线句有表达欠妥之处,请你找出修改恰当的一项。
     

    A.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B.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射向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C.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有时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D.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漂亮。
    (3)赋予花木人格化的描写是诗词的常用手法。一位同学找了吟咏“四君子”的诗句作为补充材料。请你帮他挑出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句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B.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明•郑网《兰花》)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竹石》)
    D.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2.习俗组的同学重点探究了人们爱花的原因,并描述了民间的赏花胜景。请你编审、校对他们提供的材料,完成各题。
          赏花自古被视为一种雅兴。对于大众而言,绚丽的色彩、扑鼻的香气是花卉的价值所在,但文人士大夫却不以为然。文人赏花,重在品味花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比如菊花由于岁寒不折、傲立风中的秉性,受到众多知识分子的追捧。它枯而不落,与其他花卉迥乎不同,成为了保持民族气节的象征。
          民间赏花习俗由来已久。京城人爱花,每至花期,便邀约三五好友外出赏花。明清时期,随着人工培育花卉技术的进步,京城的观赏花卉空前繁多,赏花的场所也大幅增加。当时的什刹海已是京城家喻户晓的赏荷中心,每年农历六月,大量游客慕名而至。到了秋季,京城再掀赏菊风潮,金黄的菊花洋洋洒洒,被色彩点燃的天宁寺最是耐人寻味
    (1)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不以为然
    B.迥乎不同
    C.家喻户晓
    D.耐人寻味
    (2)有同学曾见过一副有关月夜赏花的对联,建议把它放入此专题,但匆忙中只记下了上联,请你帮助他选出下联。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听月深处琴瑟冷
    下联:__________
    A.赏花宜在半开后
    B.赏花归时衣带凉
    C.赏花归时衣带香
    D.赏花归时衣带雅

    组卷:8引用:2难度:0.7

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

  •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注】①倥偬: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士别三 必了此功课为佳
    B.蒙以军中多务 爷娘去
    C.当涉猎 微颔之
    D.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 险躁则不能
    (2)下列选项中,与“蒙辞军中多务”加点词“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余近日军务倥偬
    B.刀劈狼首
    C.可为师矣
    D.我酌油知之
    (3)下列对两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结友”这一举动,正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
    B.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有恒”品质。
    C.甲文中孙权提到“但当涉猎”也就是粗略地阅读,这样能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
    D.乙文作者认为,自家作为诗礼名门,勤奋读书是其立足根本。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

    组卷:2引用:2难度:0.5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融化掉了,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子虽未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能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来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哈!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被腾腾热气捧着,悠悠地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⑥更令人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荡荡,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了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小伙伴是绝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新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选文有删改)(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①
     
    →糊纸涂色→②
     

    (3)第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在第⑦段中描写失败的体验?
    (4)谈谈你对第⑧段中画线句的理解。

    组卷:2引用:2难度:0.5

五、写作(共40分)

  • 9.作文。
          在周敦颐心上,有朵高洁傲岸的莲花;在宗璞心上,有丛坚韧顽强的紫藤萝;在哀牢山人民心上,有一树洁白美丽的驿路梨花……在你心上,是否也曾有什么样的花给你留下过难忘的芬芳?
          请以“心上有朵美丽的花”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不少于600字。

    组卷: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