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山中学八年级(上)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1月份)

发布:2024/8/27 3: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段名言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  )

    组卷:59引用:3难度:0.5
  • 2.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要主动融入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下列同学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90引用:24难度:0.7
  • 3.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融入社会生活,我们(  )
    ①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会更加关注社会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

    组卷:59引用:4难度:0.7
  • 4.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说明(  )

    组卷:23引用:19难度:0.9
  • 5.“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组卷:8引用:6难度:0.8
  • 6.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大海,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时,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不干涸,一滴水就永存于大海之中。这一比喻说明(  )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③个人离开社会,照样可以生活
    ④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舞台

    组卷:52引用:2难度:0.5
  • 7.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我们的父母在工作单位中与同事的关系属于(  )

    组卷:27引用:5难度:0.8
  • 8.作为子女,要孝敬体谅父母;作为学生,要刻苦努力学习;作为朋友,要与朋友真诚友好相处……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3难度:0.8
  • 9.以下选项能体现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关心国家发展,为国家分忧的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 10.对漫画里的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11.在社区里我们是居民,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家里我们是儿女。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人的身份是在______中确定的。(  )

    组卷:36引用:3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 33.情景一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4日在北京开幕。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丰富多元的5G体验区,精彩纷呈的冬季运动专题展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初中生小京想和同学们一起去参观“服贸会”,他们了解到参观的一些规定。
    扫描二维码下载服贸会App,在“预约参观”里进行观展预约。 预约的个人用户需已注册北京健康宝并确保健康状况为“绿码”。 预约成功后请携带身份证并佩戴口罩,从预约入口刷码入场。
    几个同学围绕以上的参观须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小京想说服同学们去参观,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他补充理由。
    情景二  小京去参观时,发现一些老年人因为不会网上预约而无法参观。经了解,由于部分老年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数字技术,很多便利服务没有办法享受。于是小京在政府网站“我要建议”的栏目留言,建议增加现场参观买票窗口,从而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在网站设置“我要建议”的栏目,并对小京的行为进行评价。

    组卷:12引用:3难度:0.3
  • 34.【合理利用网络遵守社会规则】
    近年来,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频发,对未成年人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问题一   部分网络直播平台责任意识缺失,虽然上线了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但大多形同虚设;有的为了牟利,甚至向未成年人提供含有暴力、色情、低俗内容的动漫产品,引诱其打赏。
    问题二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监管缺位,多因忙于生计而疏于对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问题三    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健全,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盲目攀比,极易被诱骗打赏。
    (1)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防火墙”建言献策。(从四个不同角度作答)
    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学校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但依然屡禁不止,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
    观点1:带手机进校园是件小事儿,不必小题大做。
    观点2:带手机进校园不对,但大家都在带,我也就跟着带。
    观点3:老师管得紧就不带,老师管得松就可以带。
    (2)结合“法律链接”和同学们的观点,就“自觉遵守规则”发表你的看法。
                                                                    法律链接
    第七十条   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组卷:87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