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宁夏银川二十一中等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6/20 8:0:9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9引用:3难度:0.8
  • 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5
  • 3.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8引用:3难度:0.7
  •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组卷:576引用:30难度:0.7
  • 5.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电性
    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 氯化钾属于钾肥
    D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防止铁生锈

    组卷:322引用:6难度:0.8
  •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5

四、实验探究题(共19分)

  • 17.兴趣小组同学发现省博物馆内许多铜鼓表面有一层绿色物质。同学们设计实验对这种绿色物质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铜在空气中易生成铜锈,它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②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能变为蓝色。
    (1)验证铜锈的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按如图组装仪器,装入药品。
    ②加热铜锈,直至不再有气体产
    生,停止加热
    绿色固体变为黑色;无水
    硫酸铜粉末变为蓝色;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铜锈中一定含有
     
    元素
    ③冷却后,向试管中固体加入适量
    稀硫酸,稍加热
     
    铜锈中含有铜元素
    (2)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4个实验,每天观察一次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实验4中的铜丝生锈了,且与水接触的部分生锈更明显。
    序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在干燥环境中,铜不生锈 铜仅与氧气和水接触,不生锈 铜仅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不生锈 铜生锈
    【实验结论】铜生锈的条件是 
     

    【拓展探究】同学们在博物馆买到一只金黄色的小铜鼓纪念品,大家对它的主要成分又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这块黄色的金属是黄金还是铜锌合金?
    【猜想】①小新认为是黄金;②小宝认为是铜锌合金。
    【查阅资料】合金中的金属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金在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锌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设计实验】
    ①小新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在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
    ②小宝设计的实验:截取一小片黄色的金属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与结论】
    ①小新在实验中观察到黄色的金属变黑,则他的猜想 
     
    ,请写出生成该黑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②若小宝的猜想成立,在实验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能力发展】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写一条)。

    组卷:6引用:2难度:0.6
  • 18.学习完碱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乙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你认为
     
    同学的实验能验证氢氧化钙的性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小组同学又将CO2通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固体析出。
    【提出问题】析出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A:Na2CO3
    猜想B:NaHCO3
    猜想C:
     

    【进行实验】甲同学取少量固体溶于水,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认为猜想A正确;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合理,理由是
     

    乙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后,加入过量的
     
    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B正确
    ②在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反思交流】该小组同学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数字化技术测定溶液pH值变化,待完全反应后,观察到溶液中逸出大量气泡,pH出现两段S型变化曲线。
    【实验分析】(3)AB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BC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利用实验验证变化后的产物,实验操作为
     
    。实验现象是
     

    组卷:31引用:2难度:0.2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