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7/9 8:0: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对“尊重和保障人权”认识不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2难度:0.8 -
2.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它主要包括( )
①我国公民
②外国人
③个人
④群体组卷:3引用:4难度:0.9 -
3.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
组卷:11引用:6难度:0.9 -
4.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机关是( )
组卷:35引用:10难度:0.7 -
5.某中学组织了“宪法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在演讲中,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说明( )
组卷:78引用:41难度:0.9 -
7.下列事件中,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是( )
组卷:33引用:6难度:0.8 -
8.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法律的底线。这启示我们(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9.如图漫画说明(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三、简答题(共4个小题,共35分)
-
28.材料一 2016年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教育部开展了全国中小学宪法晨读活动。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宪法宣誓制度,依法组织6次宪法宣誓仪式,25名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手扶(面对)宪法,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1)材料一中的活动有什么积极影响?
(2)材料二中的做法意味着什么?组卷:1引用:1难度:0.4 -
29.“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需要全社会共同来维护和创造的
(1)为什么要真正让全体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公平正义?
(2)公平的内涵有哪些?
(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组卷:13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