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6 11:36:51
一、第一部分(20分)
-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柔软这个词能让人的心(shùn) 间溶化。一切小的事物,都是柔软的。小鸡小猫小狗是柔软的。小孩子是柔软的。小老虎是柔软的。一切善的事物,也是柔软的。比如说,好人。他从不戴(kuī) 甲。他让人亲近。
花草为什么惹人爱(lián) ?我以为,也多在于它们的柔软。你看见过哪一棵草哪一朵花横眉冷目冷若冰霜吗?没有的。你再坏的情绪,到了花草跟前,也会慢慢稀(shì) 。百练钢化为绕指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shùn)
②(kuī)
③爱(lián)
④稀(shì)
(2)短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组卷:38引用:2难度:0.8 -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
(2)马上相逢无纸笔,
(3)草树知春不久归,
(4)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疾速奔赴战场的诗句是组卷:23引用:2难度:0.5
二、第二部分(5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兄 长
梁晓声
①几天前,在精神病医院的院子里,我面对我唯一的哥哥,心底便忽然冒出了“兄长”二字。那时我忧伤无比,我暗自祈祷:“上天啊,请保佑我,也保佑我的兄长。”【批注1:“祈祷”是对哥哥深沉的爱,是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
②我的兄长大我六岁,今年已经六十八周岁了。从二十一岁起,他一大半的岁月是在精神病院里度过的。他是那么渴望精神病院以外的自由,而只有我是一个退休之人了,他才可能有自由。我祈祷他起码再活十年,不病不瘫地再活十年。我也祈祷上天眷顾于我,使我再有十年的无病岁月。这样,他才或许能过上十年左右精神病院以外的较自由的生活。假使我的乞求被恩准了,哪怕在我的兄长离开人世的第二天,我的生命也必须结束的话,我绝不后悔!
③在我头脑中,我与兄长之间的亲情记忆就一件事:大约是我三四岁时,我大病了一场,高烧,母亲后来是这么说的。【批注2:“我”对这件事印象深刻。】我却只记得这样的情形——某天傍晚我躺在床上,对坐在床边心疼地看着我的母亲说我想吃蛋糕。之前我在过春节时吃到过一块,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外边下着瓢泼暴雨,母亲保证说雨一停,就让我哥去为我买两块。我却哭了起来,闹着说立刻就要吃到。于是当年十来岁的哥哥脱了鞋、上衣和裤子,只穿裤衩,戴一顶破草帽,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冒雨去为我买回来。母亲被我哭闹得无奈,给了哥哥一角几分钱,于心不忍地看着哥哥冒雨冲出了家门。外边又是闪电又是惊雷的,母亲表现得很不安,不时起身走到窗前向外望。我觉得似乎过了挺长的钟点哥哥才回来,他进家门时的样子特滑稽,一手将破草帽紧拢胸前,一手拽着裤衩的上边。母亲问他买到没有,他哭了,说第一家铺子没有蛋糕,只有长白糕,第二家铺子也是,跑到了第三家铺子才买到的。说着,哭着,弯了腰,使草帽与胸口分开,原来两块用纸包着的蛋糕在帽兜里。那时刻他不是像什么落汤鸡,而是像一条刚脱离了河水的娃娃鱼。【批注3:人物描写极其生动形象。】那时刻他也有点儿像在变戏法,是被强迫着变出蛋糕来的。变是终归变出来了,但却委实变得太不容易,所以哭了。大约因为觉得自己笨。
④母亲说:“你可真死心眼儿,有长白糕就买长白糕嘛,何必多跑两家铺子非买到蛋糕不可呢?”
⑤他说:“我弟要吃的是蛋糕,不是长白糕嘛!”
⑥还说,母亲给他的钱,买三块蛋糕是不够的,买两块还剩下几分钱,他自作主张,还为我买了两块酥糖……
⑦其实对于我,长白糕和蛋糕是一样好吃的东西。我已几顿没吃饭了,转眼就将蛋糕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⑧而母亲却发现,哥哥的胳膊肘、膝盖破皮了,正滴着血。当母亲替哥哥用盐水擦过了伤口,对我说也给你哥吃一块糖时,我连最后一块糖也嚼在嘴里了……
⑨是的,我头脑中只不过就保留了对这么一件事的记忆。每每我恨他时,当年他那种像娃娃鱼又像变戏法的少年时的样子,就会逐渐清楚地浮现在我眼前。于是我内心的恨意也逐渐地软化了。【批注4:我对哥哥的“恨意”从何而来?又为何会逐渐“软化”?】
⑩千真万确,我是多次憎恨过我的哥哥的。
⑪从初中起,他一直在为考上大学而学习着。除了过年过节和星期日,我们平时白天是不太见得到哥哥的。即使星期日,他也不常在家里。每月四十元的生活费远不够母亲和我们五个儿女度日的。母亲最常干的是连男人们也会叫苦不迭的累活儿脏活儿。我则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开始做饭、担水、收拾屋子,做几乎一切的家务。由于不堪重负,我开始逃学了。老师亲自到家里来了,母亲明白了真相后,沉默良久;而哥哥却生气极了。那会儿,我是恨我哥哥的。他一向以学校为家,对于家事,却所知甚少。
⑫哥哥考上了唐山铁道学院——他是为母亲考那所学院的。那时底层人家出一名大学生,全家都是受尊敬的。大饥荒来了,哥哥给家里的信总说一切安好。但第二个学年初,家里收到了一封他学校发来的电报:“梁绍先患精神病,近日将由老师护送回家。”电文是我念给母亲听的。
⑬母亲呆了,我也呆了。
⑭对于绝大多数的人,人生本就是一堆责任而已。参透此谛,爱情是缘,友情是缘,亲情尤其是缘,不论怎样,皆当润砾成珠。【批注5:这段话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⑮对面的大娘问:“是你什么人呀?”
⑯我回答:“兄长。”话一说出口,自窘起来。现实生活中,谁还说“兄长”二字啊!
⑰大娘耳背,转脸问大爷:“是他什么人?”
⑱大爷大声冲她耳说:“是他老哥!”
⑲我问大娘:“你们来看望的是什么人啊?”
⑳她说:“我儿子。”
㉑大爷说:“为了给他续上住院费,我们把房子卖了,老两口住女婿家去了……”
㉒我心接着一疼。这一次,疼得格外锐利。
㉓我又暗自祈祷了:上天啊,您眷顾他们吧,您拯救他们吧!【批注6:“祈祷”不同于篇首,别有深意。】
(选自《小人物走过大时代》,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批注2】中提及的这件“印象深刻”的事。(限15字以内)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完善【批注3】。
(3)请你解答【批注4】的疑问:我对哥哥的“恨意”从何而来?又为何会逐渐“软化”?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⑭段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5)文章结尾处加点的“祈祷”有何深意?说说你的理解。组卷:56引用:3难度:0.5
三、第三部分(60分)
-
8.作文。
想起鲁迅,萧红感到亲切;想起志愿军战士,魏巍充满崇敬;想起老王,杨绛心存愧怍……生活中总会有些人让你一想起来,就会涌动某种情感,也许是温暖,也许是钦佩,也许是悔恨,也许是悲伤……
请以《想起他》或《想起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对人物要有细节描写;
②能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③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组卷:19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