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中(突击班)高三(上)零诊生物试卷
发布:2024/7/31 8:0:9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人体细胞中常见的元素有20多种,其中铁对氧的运输、储存具有重要作用。人体血液中铁离子与转铁蛋白形成复合物进行运输并转入组织细胞。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6 -
2.线粒体功能失调时,其内部的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仅直接影响水和大量能量的产生,还会导致细胞凋亡。线粒体自噬性降解可消除功能失调的线粒体对细胞的不良影响,同时缓解因O2堆积后产生的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7引用:7难度:0.5 -
3.MPF是一种促成熟因子,在细胞分裂中,MPF含量升高,促进核膜破裂,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MPF含量下降,染色体则解螺旋。如图表示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受精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MPF的含量变化,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
组卷:47引用:4难度:0.5 -
4.研究人员利用荧光染料标记T2噬菌体的某种成分,并让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定时取菌液制成装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不同时间的荧光情况如表所示:
时间 荧光情况 5min 大肠杆菌表面出现清晰的环状荧光 10min 大肠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大肠杆菌内出现荧光 15min 大多数大肠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大肠杆菌附近出现弥散的荧光小点 组卷:4引用:4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11.高蛋白饲草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苎麻的蛋白质含量高,年生物产量大,有望成为今后重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来源。但是,苎麻含有大量木质纤维素,动物消化吸收困难。黑曲霉是一种真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纤维素酶、木质素降解酶等多种酶。为探究黑曲霉菌液对饲用苎麻与麦麸(青贮料)进行混合发酵后营养成分、木质纤维素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寻求黑曲霉菌液最佳添加量,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关结果:
对照CK 处理Ⅰ 处理Ⅱ 处理Ⅲ 处理Ⅳ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3.14 3.38 3.38 3.25 3.21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41.95 37.49 34.47 34.42 34.85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22.38 18.90 17.78 17.83 17.84 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 16.85 15.04 14.48 14.92 14.56
处理Ⅰ:每千克青贮料中添加50mL黑曲霉菌液+150mL无菌水;
处理Ⅱ:每千克青贮料中添加100mL黑曲霉菌液+100mL无菌水;
处理Ⅲ:每千克青贮料中添加150mL黑曲霉菌液+50mL无菌水;
处理Ⅳ:每千克青贮料中添加200mL黑曲霉菌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的作用机理是
(2)黑曲霉的PDA液体产酶培养基组成为:麸皮,豆粉饼,(NH4)2SO4,KH2PO4,MgSO4•7H2O;培养时需要通气震荡,由此可知黑曲霉的代谢类型为
(3)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黑曲霉菌液的处理组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4)上述实验中所用黑曲霉菌液浓度的计数方法为:用多层纱布过滤黑曲霉培养液得到孢子悬浮液,取1mL用无菌水逐级稀释104倍,取0.1mL稀释液滴加至血球计数板计数,统计得到计数板中平均孢子数为56.8个,则黑曲霉培养液中孢子浓度为组卷:19引用:4难度:0.6 -
12.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原理为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法,技术流程如图所示,在PCR扩增时加入能与目的基因(新冠病毒的N基因)结合的荧光探针,①②③表示相关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qPCR过程中,需先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故装置中需添加酶
(2)根据荧光探针功能分析,荧光探针中碱基序列的设计应主要依据。在配制PCR扩增液时,加入的荧光探针序列为5'-TTGCT……AGATT-3',如果模板中存在N基因序列,与探针结合的序列应该是5'-
(3)还可对新冠病毒进行免疫学检测,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S蛋白(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后分离产生的B淋巴细胞,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常用的融合方法有组卷:27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