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020年单元测试卷(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与鉴赏(90分)

  •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一九二〇年一二月间作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祖国称为“年青的女郎”,正是诗人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对五四运动以后新生祖国的赞美、讴歌。
    B.第一节中“殷勤”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思量”是诗人对祖国的思念和希望。“你也不要辜负了”则既含有对祖国日益强盛的祈盼之意,也怀有对祖国前途的担忧之情。
    C.第三节“重见天光”是指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D.第四节,由于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作者的怀国思乡之情更为强烈,所以在最后一节中,通过对首节四、五句的重复,进一步抒发了自己急于报效祖国的决心和热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B.“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念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
    C.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
    D.诗中的两个“燃”字,含义有所不同。前一个“燃”,是诗人在黑暗的长夜中的摸索探寻;而后一个“燃”,则强调诗人在重见天光后的奋斗搏击,这就使得全诗在乐观、自信、高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中把情感推向了高潮。
    (3)怎样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炉中煤”今朝的心理如何?
    (4)“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诗的反复出现有着怎样的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注]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注】舒兰,江苏邳县人,台湾诗人。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你”指故乡,“我”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B.“你”指亲人,“我”指远离家乡的人,诗中抒写的是亲人与“我”之间的思念。
    C.“你”指情人,“我”指远离情人的另一方,诗中抒写的是情人之间的相互思念。
    D.“你”指月亮,“我”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两节之间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景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的主题。
    B.全诗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比喻及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感情的抒发淋漓尽致。
    C.本诗运用第二人称,使诗歌带有对话的色彩,如同诗人在向对方倾诉感情。
    D.诗的句式长短交错,上下两节结构整齐,重章叠唱,在反复中使诗的主题得以充分表现。
    (3)“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三十年后,我从柳树梢头望你”,你从中看出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变化?
    (4)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一、阅读与鉴赏(90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冬(之一)
    穆旦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
    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
    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
    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
    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
    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
    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
    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
    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
    1976年12月(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
    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
    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
    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
    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
    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
    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
    (3)“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
    (4)《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

    组卷:86引用:14难度:0.5

二、写作与应用(6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一代青年都曾经“迷茫”,都曾经被长辈担心“垮掉”。而任何时候,面对青春的迷茫,最有效、最不忽悠人的“解药”,是九个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千禧一代正有为,即将毕业的你,对于青春这“彷徨”“迷茫”如何看待?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本校(统称博雅中学)高一新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新生们“直面青春的迷茫,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文中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你的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08引用: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