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11/16 20:0:1
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下列自然现象发生或形成的过程中,指定元素既没有被氧化又没有被还原的是( )
A.溶洞--钙 B.闪电--氮 C.火山喷发--硫 D.光合作用--碳 组卷:40引用:2难度:0.8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3引用:3难度:0.6 -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组卷:94引用:4难度:0.7 -
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
组卷:55引用:2难度:0.5 -
5.关于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双氧水 B.漂白粉 C.滴露 D.强氯精 有效成分 H2O2 Ca(ClO)2 分析 可与NaClO发生反应 可用Cl2与Ca(OH)2制备 分子式为C8H9OCl 分子中有2种环境的碳原子 组卷:60引用:4难度:0.9 -
6.短周期中8种元素a~h,其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组卷:64引用:4难度:0.5
二、第二部分(综合题共58分)本部分共5小题,共58分.
-
18.聚酰亚胺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可降解膜材料,其中一种膜材料Q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ⅰ.+R′-NH2→+
ⅱ.+NaOH→+R′-NH2
(1)A是芳香烃,A→B的化学方程式是
(2)B转化为C的试剂和条件是
(3)C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4)D可由C与KOH溶液共热来制备,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5)E→F的反应类型是
(6)G与A互为同系物,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G→H的化学方程式是
(7)H与F生成中间体P的原子利用率为100%,P的结构简式是
(8)废弃的膜材料Q用NaOH溶液处理降解后可回收得到F和组卷:74引用:1难度:0.3 -
19.某小组通过分析镁与酸反应时pH的变化,探究镁与醋酸溶液反应的实质。
【实验】在常温水浴条件下,进行实验Ⅰ~Ⅲ,记录生成气体体积和溶液pH的变化:
Ⅰ.取0.1g光亮的镁屑(过量)放入10mL 0.10mol•L-1HCl溶液中。
Ⅱ.取0.1g光亮的镁屑放入10mL 0.10mol•L-1CH3COOH溶液(pH=2.9)中。
Ⅲ.取0.1g光亮的镁屑放入10mL pH=2.9 HCl溶液中。
【数据】
(1)起始阶段,Ⅰ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Ⅱ起始溶液中约为c(CH3COOH)c(H+)
(3)起始阶段,导致Ⅱ、Ⅲ气体产生速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c(H+),实验证据是
(4)探究Ⅱ的反应速率大于Ⅲ的原因。
提出假设:CH3COOH能直接与Mg反应。
进行实验Ⅳ:
得出结论:该假设成立。
(5)探究醋酸溶液中与Mg反应的主要微粒,进行实验Ⅴ。
与Ⅱ相同的条件和试剂用量,将溶液换成含0.10mol•L-1的CH3COOH与0.10mol•L-1CH3COONa的混合溶液(pH=4.8),气体产生速率与Ⅱ对比如表。a.实验Ⅴ起始速率 b.实验Ⅱ起始速率 c.实验ⅡpH=4.8时速率 2.1mL•min-1 2.3mL•min-1 0.8mL•min-1
(6)综合以上实验得出结论:
①镁与醋酸溶液反应时,CH3COOH、H+、H2O均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②
(7)实验反思:120min附近,Ⅰ~ⅢpH均基本不变,pH(Ⅰ)≈pH(Ⅱ)<pH(Ⅲ),解释其原因:组卷:136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