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7/17 8:0:9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题,每题2分,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  )

    组卷:147引用:39难度:0.7
  • 2.初中生小芳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知道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信息能够直接体现这一矛盾的是(  )
    ①国庆旅游黄金周,各旅游景点人满为患,给出游者带来诸多不便
    ②京津冀地区的人们一到冬天就饱尝雾霾之苦
    ③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嫦娥四号发射成功
    ④遇到下雨天,地下排水设施不给力导致汽车熄火浸泡在积水中

    组卷:2引用:5难度:0.8
  • 3.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推广特色农副产品品牌,“双十一”期间,某市农业农村局、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农产品直播带货活动,服务全市农业合作社。这种直播带货(  )
    ①反映了科技创新对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巨大作用
    ②能够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迅速实现共同富裕
    ③是创新的营销方式,为农产品打开更多的新销路
    ④体现了服务型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

    组卷:59引用:5难度:0.5
  • 4.“扶贫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家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要把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优先的位置
    ④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组卷:4引用:3难度:0.5
  • 5.创新可以见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例不属于创新的是(  )

    组卷:5引用:5难度:0.8
  • 6.自2021年2月以来,海口市部分居民小区试行“议事堂”制度,该项制度致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大小事,鼓励业主积极参与小区建设,受到小区居民的普遍欢迎。“议事堂”制度体现出(  )
    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利益
    ③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
    ④我国基层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多

    组卷:135引用:25难度:0.8

二、材料分析题(本部分共4题,计50分)

  • 18.【践行绿色理念】
    材料一:2020年3月30日,正在浙江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了安吉县余村,在这里他见到了和十五年前不一样的余村。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余村靠着挖矿山、建水泥厂,生活富裕起来。但随之而来的是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严重。2003年,余村陆续关停厂矿,发展一度迷茫。2005年,习近平到村考察后,余村重新制定发展规划,二度创业再出发。
    今天的余村秀竹连绵,四季常青,已完美蜕变为国家4A级景区。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蓬勃发展。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9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598元,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幸福愿景。
    (1)余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材料二: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城开启十年禁渔令。面对禁渔,不同的渔民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2)运用“共筑生命家园”的有关知识,谈谈两位渔民的不同选择对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2021年8月20日起,某市开始实行生活垃圾“不分类、不收运”工作机制。对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生活垃圾,在要求改正的期限内不予收运,在要求改正期限结束后(改正期限不超过1天),仍不符合分类质量标准的,收集、运输单位可拒绝收运。
    (3)社会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为落实这一工作机制,作为青少年的你打算采取哪些实际行动?

    组卷:1引用:1难度:0.4
  • 19.材料一: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曾经是风沙滚滚的荒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塞罕坝人用55年时间,把一个“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奇迹般地打造成了一片林海和令人向往的“绿色世界”。联合国和世界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塞罕坝精神给予高度肯定。2017年12月,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材料二:2021年4月,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曝光了山西临汾市洪洞县的三维集团违规倾倒工业废渣,对沿途村庄百姓带来很大危害。事情曝光后,临汾市公安部门刑事拘留2名涉案人员,行政拘留2名涉案村干部,对15名相关责任人作出免职、停职检查处理决定。
    材料三:面向新时代新征程,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国把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下一步生态文明立法必须充分体现宪法宗旨,已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所出现的某些滞后情形也必须随之加以修订。
    (1)运用相关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能体现材料主题的题目。
    材料四: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的效益。
    (2)材料四体现了我国坚持的基本国策和发展道路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为了更好地落实垃圾分类,某小区设置了分类垃圾箱,按照最佳方式分类投放这些垃圾:①废旧报纸;②剩饭剩菜;③过期药品;④枯萎花草。

    (3)请将对应的序号填入下列空白处。
    可回收物: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它垃圾: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