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海市娄山中学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0 11:0:1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组卷:183引用:6难度:0.6 -
2.九年级物理学习活动卡,连封面和封底在内共有56页。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 )
组卷:305引用:3难度:0.5 -
3.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
组卷:456引用:10难度:0.6 -
4.动物大都有各自的“绝活”,图所示的“绝活”中,可以减小压强的是( )
组卷:966引用:22难度:0.9 -
5.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组卷:186引用:4难度:0.5 -
6.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不同液体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同。甲、乙液体中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两点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则( )
组卷:515引用:2难度:0.5 -
7.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匀速滑动,在木块前端移离桌边近木块一半的过程中,下列木块对桌面压力和木块对桌面的压强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02引用:1难度:0.5 -
8.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则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 )
组卷:1877引用:9难度:0.6 -
9.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只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 )
组卷:137引用:1难度:0.5
四、综合题(计算题4+9+9+10,实验题15分,共47分)
-
27.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之后,甲、乙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1)下面是他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帮他们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量筒、水、金属块、弹簧测力计、细线。
实验步骤:
①在弹簧测力计下用细线悬挂一块金属块,静止后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则G金=。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按图示记下水面的示数V1。
③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则F浮=。
……
(2)若阿基米德原理成立,则F浮与(V2-V1)应满足的关系式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甲同学实验后,乙同学用小木块替换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将小木块缓慢进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零,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组卷:254引用:3难度:0.9 -
28.小徐和小汇在学习“浮力”时,根据生活经验,对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进行了研究。
①根据鸡蛋在水中沉底、在盐水中漂浮的现象,他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根据游泳时的感觉,他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以及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②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压力传感器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悬挂在空量筒中,如图所示,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A,测出金属块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即金属块浸入液体的深度h,计算出金属块浸入液体的体积V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还换用了液体B重复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液体A、B密度分别为ρA、ρB,ρA>ρB)
表一:将金属块浸入液体A中实验序号 浸入的深度h(厘米) 浸入的体积V(厘米3) 浮力F(牛) 1 2.0 12 0.12 2 6.0 36 0.36 3 10.0 60 0.60 4 15.0 60 0.60 实验序号 浸入的深度h(厘米) 浸入的体积V(厘米3) 浮力F(牛) 5 2.0 12 0.10 6 6.0 36 0.30 7 10.0 60 0.50 8 15.0
小徐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认为小汇的结论存在问题,请写出小徐观点的依据 。
(b)请补全实验序号8中的数据。 、。
(c)他们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物体浸入不同液体中:。
③他们交流后,认为上述得出的结论还不够完善,需要增加一次实验进行论证,下列方案中你建议采用方案 。
A.仍用上述金属块,浸入密度不同的液体C中,重复实验
B.仍用上述金属块,增加金属块浸入液体A或B中的深度进行实验
C.换用其他物质(如其他材质的金属块),仍在液体A或B中进行实验组卷:365引用:4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