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 风筝》2018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课前导学

  • 1.选出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

    组卷:16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组卷:63引用:3难度:0.9

  • 3.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
     

    ②本文《风筝》采用了倒叙的写法,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显得真切感人。
     

    ③“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这一句中之所以用“无可把握”是“我”没有机会补过,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
     

    ④文章一开始,对北京冬季放风筝的景色描写属闲来之笔,没必要。
     

    组卷:3引用:1难度:0.8
  • 4.给本文《风筝》划分结构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2段),______。
    第二部分(3、4段),当年粗暴制止小弟做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
    第三部分 ______,时过境迁,“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第四部分(9~12段),______。

    组卷:0引用:1难度:0.5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课内阅读】

  •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恍然大
     

    ②苦心孤
     

    (2)按要求从文中摘录关键词句,填空。
    人物细节描写
     

    内心活动
     

    小兄弟
     

    “我”
     

    (3)如果把“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为“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行不行?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并说说“精神的虐杀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
    (5)作者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阻止小兄弟放风筝?为什么后来又称之为“精神虐杀”?
    (6)从小兄弟自己制作精美风筝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样的可贵素质?
    (7)看了一本世纪末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的?
    (8)在文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的句子。
    (9)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10)加点的“不幸”可以换成“有幸”吗?为什么?

    组卷:0引用:1难度:0.7

创新思维·突破难点【课外阅读】

  •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们是一家人      (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
          (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
          (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
          (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
    (4)选文是以
     
    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5)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
    (6)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7)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不得少于30字)

    组卷:0引用:2难度:0.5

一、语言积累

  • 17.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1881~1936),现代著名
     
     家、
     
    家和
     
    家。原名
     
    ,字
     
    ,浙江
     
    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在1918年到1926年间,他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
     
    》《
     
    》、论文集《
     
    》、散文诗集《
     
    》、回忆性散文集《
     
    》等专集。

    组卷:4引用:2难度:0.9

二、阅读感悟

  •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但是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的完全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1)“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一句中的“掷”“踏”能否改成“扔”和“踩”,为什么?
    (2)“我恍然大悟似的”,文中的“我”悟到了什么?
    (3)“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一句中的“果然”两字包含什么意思?
    (4  )在文中找出一句有关文章主旨的句子,并摘录下来。
    (5)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6)童年的你有类似文中小兄弟的经历吗?如果你是小兄弟,面对这样的遭遇,你会怎么做呢?
    (7)第三段划线句中的“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组卷:0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