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大二附中七年级(下)月考数学试卷(6月份)
发布:2024/7/8 8:0:10
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
1.在以下四个有关统计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99引用:8难度:0.7 -
2.计算
的结果为( )9组卷:414引用:6难度:0.9 -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组卷:156引用:4难度:0.7 -
4.若x>y,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组卷:411引用:6难度:0.6 -
5.如图,面积为7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数轴上,且点A表示的数为1,若点E在数轴上,(点E在点A的右侧)且AB=AE,则点E所表示的数为( )
组卷:498引用:7难度:0.7 -
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1=55°,则∠2=( )
组卷:1900引用:15难度:0.8 -
7.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 )
组卷:1690引用:116难度:0.7 -
8.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x≤m,2x+1>3组卷:1498引用:6难度:0.7 -
9.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满足x-3y=10+k,则k的值是( )3x-4y=5-k2x-y=2k+3组卷:1043引用:9难度:0.7
三.解答题(共54分,第19-20题,每题4分,第21-22题,每题5分,第23题4分,第24-26题,每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
27.在数学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借助“两条平行线AB,CD和一副直角三角尺”开展数学活动.
(1)如图①,小明把三角尺60°角的顶点G放在直线CD.上,∠F=90°.若∠1=2∠2,则∠1=°.
(2)如图②,小颖把等腰直角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E,G分别放在直线AB,CD上,请用等式表示∠AEF与∠FGC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 .(不用证明)
(3)在图②的基础上,小亮把三角尺60°角的顶点放在点F处,即∠PFQ=60°.如图③,FM平分∠EFP交直线AB于点M,FN平分∠QFG交直线CD于点N.将含60°角的三角尺绕着点F转动,且使FG始终在∠PFQ的内部,请问∠AMF+∠CN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说明理由.组卷:416引用:7难度:0.6 -
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N,给出如下定义:P为图形M上任意一点,Q为图形N上任意一点,如果P,Q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N间的“邻近距离”,记为d(图形M,图形N).
已知点A(-2,-2),B(3,-2),C(3,3),D(-2,3).
(1)d(点O,线段AB)=;
(2)若点G在x轴上,且d(点G,线段AB)>2,求点G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
(3)依次连接A,B,C,D四点,得到正方形ABCD(不含图形内部),记为图形M,点E(t,0),点F(0,-t)均不与点O重合,线段EO,OF组成的图形记为图形N,若1<d(图形M,图形N)<2,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2组卷:614引用:3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