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8/31 5:0:8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关于豌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细胞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24难度:0.9
  • 2.细胞中的物质甲与物质乙能相互转化,则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3难度:0.5
  • 3.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5难度:0.7
  • 4.某同学观察二倍体水稻(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永久装片,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6
  • 5.人类骨骼肌由两种肌纤维组成,这两种骨骼肌纤维适合于不同的运动。快缩肌纤维能迅速(如15~40ms)收缩,在电镜下可见快缩肌纤维中基本无线粒体存在;慢缩肌纤维收缩较慢(如40~100ms),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7引用: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道题,共52分)

  • 16.燕麦为禾本科植物,其麦穗颖壳的颜色有黑色、灰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现用两种颖色的燕麦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具体的杂交过程及其结果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杂交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共560株)
    白颖×黑颖 全是黑颖 黑颖418株,灰颖106株,白颖36株
    (1)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燕麦颖壳颜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若颖壳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用A、a表示;若颖壳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可用A、a和B、b表示。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表示基因位置,请在圆圈所示的细胞中将F1颖壳颜色的基因组成标注在染色体上
     

    (2)对F1个体进行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3)F2的灰颖植株共有
     
    种基因型,从F2中任选两株灰颖植株相互交配,后代为白颖的概率为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17.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恢复为野生型表型,请分析回答:
    一字母 第二字母 第三字母
    A U
    U 终止 亮氨酸 G
    C 谷氨酰胺 亮氨酸 G
    A 天冬氨酸 异亮氨酸 C
    G 谷氨酸 缬氨酸 A
    表 部分密码子表
    (1)酵母的生殖方式Ⅰ、Ⅱ、Ⅲ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方式
     
    ,使得该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突变为a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
     
    ,这种变化导致合成的相应蛋白功能缺失的原因是
     

    (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恢复为野生型表型的原因。
    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
     
    性。
    ②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转录产生的tRNA能识别突变后的密码子,并携带
     
    (填氨基酸名称),最终保证a基因能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恢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型。结果显示,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该结果支持假设
     
    ,其中,野生型单倍体子代的基因型为
     

    组卷:7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