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恢复为野生型表型,请分析回答:

一字母 | 第二字母 | 第三字母 | |
A | U | ||
U | 终止 | 亮氨酸 | G |
C | 谷氨酰胺 | 亮氨酸 | G |
A | 天冬氨酸 | 异亮氨酸 | C |
G | 谷氨酸 | 缬氨酸 | A |
(1)酵母的生殖方式Ⅰ、Ⅱ、Ⅲ中,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方式
Ⅱ
Ⅱ
,使得该方式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突变为a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
UAG
UAG
,这种变化导致合成的相应蛋白功能缺失的原因是 UAG为终止密码子,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UAG为终止密码子,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恢复为野生型表型的原因。
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
不定向
不定向
性。②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转录产生的tRNA能识别突变后的密码子,并携带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
(填氨基酸名称),最终保证a基因能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恢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型。结果显示,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该结果支持假设
二
二
,其中,野生型单倍体子代的基因型为 AB、Ab、ab
AB、Ab、ab
。【考点】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
【答案】Ⅱ;UAG;UAG为终止密码子,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不定向;谷氨酰胺;二;AB、Ab、a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31 5:0:8组卷:7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