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8 8:0:1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提倡“三因制宜”“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华民族因地制宜、立象尽意的特有思维方式;倡导“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命至重、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这些哲学思想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在实践层面,中医药学强调养生“治未病”,并在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深深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强调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讲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强调养德养生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中医药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发展中医药。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事实上,科学并非只有一种表现形式,中国的科学并不等同于西方的科学,西方科学采用的方法也不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唯一方法,不能把西方科学当作衡量科学的唯一标准。中国有自己的科学传统,中医药就是中国传统科学最具代表性的门类之一。与其他中国本土科学一样,中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逐渐构建了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辨证论治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在几千年实践中形成了全球范围独树一帜、疗效确切、覆盖人生命全周期的医学科学。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屡经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与疫病斗争中产生《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疫论》等经典著作,形成了系统的、独特的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屠呦呦研究员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流行,中医药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也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独特理论、技术体系和经典方药。
而发祥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在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早在秦汉时期,中医药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医药产生重大影响。预防天花的种痘技术,在明清时代就传遍世界;《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达尔文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对于人类健康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境,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价值和先进性。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摘编自王国强《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材料二:
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
“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
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国哲学思想和中华民族健康养生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来讲,只有大力发展中医药学,才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医药学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融合统一了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的医学科学。
C.在疟疾重新开始肆虐的背景下,1969年,屠呦呦开始带领团队,从青蒿素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D.《肘后备急方》让屠呦呦研究团队意识到,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他们考虑改为低温提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药学具有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不仅将健康与人们的饮食起居相关联,还点明了培养自身良好品行和身体健康的直接联系。
B.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产生的经典著作,形成的系统、独特的防病治病的方法,为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灵感和方法指导。
C.居呦呦及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成功获得了安全性高的中性青蒿提取物,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D.中医药的智慧果实显示出了独特的价值和先进性,在应对病毒性传染病、白血病及老年性精神障碍等方面都有明显成效。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各地根据病情、当地气候特点以及不同患者的体质而施以不同的治方。
B.广西巴马长寿村的形成与村民热爱生活、甘于平淡、乐于付出的人生境界有密切关系。
C.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大亮点之一。
D.近年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海外中心。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在2022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继续提出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提案。中医药博物馆不纯粹是一个文化设施,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的意义。组卷:6引用:6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且说贾雨村授了应天府,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却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致殴伤人命。
雨村听了大怒道:“那有这等事!打死人竟白白的走了拿不来的!”便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只见案旁站着一个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雨村心下狐疑,只得停了手。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我看你十分眼熟,但一时总想不起来。”门子笑道:“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而村大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里一个小沙弥,蓄了发,充当门子。便忙携手笑①道:“原来还是故人。”因赏他坐了说话。这门子不敢坐,雨村笑②道:“你也算贫贱之交了;此系私室,但坐不妨。”门子才斜签着坐下。
雨村道:“方才何故不令发签?”门子道;“老爷荣任到此,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的‘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门子道:“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方才所说的这薛家,老爷如何惹得他!他这件官司并无难断之处,从前的官府,都因碍着情分脸面,所以如此。”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的“护官符”递与雨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道:“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大雪’之‘薛’,—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的本也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雨村听说,便笑③问门子道:“这样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你大约也深知这凶犯躲的方向了?”
门子笑道:“这个被打死的是一个小乡宦之子,名唤冯渊,父母俱亡,又无兄弟,守着些薄产度日,年纪十八九岁。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见这丫头,立意买来作妾。谁知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逃去,谁知又走不脱,两家拿住,打了个半死,都不肯收银,各要领人。那薛公子使喝令下人动手,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去三日竟死了。这薛公子原择下日子要上京的,既打了人,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并非为此而逃。”
雨村听了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上了这英莲?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任,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说的‘大丈夫相时而动’,又说‘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堂上设了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便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今狭路相遇,原因了结。今薛蟠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渊的魂魄追索而死。其祸皆由拐子而起,除将拐子按法处治外,余不累及……’等语。薛家有的是钱,与冯家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其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有了银子,也就无话了。”雨村笑④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干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1)脂砚斋在本回“雨村笑道”旁批注,“全是奸险小人态度,活现活跳。”下面对贾雨村四处“笑”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处是客套做作之笑。贾雨村知道门子的来历后,虽也有不期而遇故人的喜悦,但他更怕门子“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所以“携手而笑”,笼络门子。
B.第②处是得意期盼之笑。贾雨村看到圆滑世故奸刁诡诈的门子不敢坐时,有高高在上的优越。同时贾雨村进一步笼络门子,盼望他快说出不令发签的原因。
C.第③处是虚伪狡猾之笑。面对凶犯深厚的背景,如何了结此案贾雨村自是心明如镜。但还装出一副清廉的样子,并继续向门子打探,以使案子处理得更周全。
D.第④处是奸刁阴险之笑。门子讲清案情的来龙去脉,又替贾雨村出了了结案子的主意。贾雨村笑说“不妥,不妥”,却又定下计议,充分暴露出他的奸刁阴险。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雨村刚到任,为显示新官上任的威风,准备“发签拿人”。但他又深知宦海凶险、风云莫测,所以,当门子“使眼色不叫他发签”时,他很快反应过来,宣布退堂。
B.小说通过对话和富于特征性的动作、心理描写来表现门子鲜明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封建衙门里的一个熟悉官场内幕、趋炎附势、世故刁猾的下层人物。
C.作者写贾雨村听门子述说事情原委后,大惊、携手、陪笑、赏坐、请教以及案结之后疾忙修书,事后充发门子等情节,充分展现了人物的性格,语言富于表现力。
D.此篇通过葫芦僧诠释“护官符”和贾雨村徇情枉法、乱判人命案件等情节,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豪绅依财仗势、为非作歹、鱼肉人民的罪行及官场的腐败。
(3)《红楼梦》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的“葫芦案”指的是什么案件?这一回是具有总纲性质的一回,试结合情节加以说明。
(4)联系《红楼梦》中门子拿给贾雨村的“护官符”,试做简要分析当时的社会现实。组卷:2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摘了些木槿花,走了好长一段路,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把那些花一点点漂洗……外婆把沾满水滴的木槿花摊开于竹筐里带回了家,裹上蛋液,丢到油锅里,一忽儿浮起,焦黄酥脆的样子,堆得高高一盘子,给暑假回家的孩子吃。
记忆里,外婆家院墙上遍植木槿。吃过端午的粽子,木槿便开了,一直开到晚夏,绿叶紫朵,繁复的重瓣品种,大约没有香气。童年的我躺在厅堂的竹榻上,日日面对前门篱笆墙上的一排木槿,是无尽的紫花,恹恹的样子,被烈阳晒昏头的颓唐。
及长,对木槿谈不上喜欢,直至遇见白花木槿。一次在山里,低头急急赶路,转角处,忽现一丛白花木槿,有放低身段的谦卑敛淡,再看,犹如孤独一人默默不言。小径畔伴生一簇野生萱草,正在大鸣大放开着黄花,简直燃烧起来了,衬得白花木槿更加无言不争。比起紫花的平凡如常,白花自带静谧的气质。
城里少见白花木槿。早前,翡翠路上紫花木槿长成一排仪仗队,日日上下班骑行于两侧,觉得稀松平常。谁知去年,园林工人把它们挖走了,再走这条路,怅然若失起来。偶尔,一小排金丝桃映入眼帘,是龙袍的黄,泼泼洒洒。还是怀念有着一排排木槿的翡翠路。
(1)文中写到自己的外婆,没有一处使用“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对“我”走在没有木槿的路上的心情的刻画真实可感,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比拟外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组卷:3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 ③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鸿门宴》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⑤习近平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族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五四讲话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这是第一单元序言里的话,读了上面五则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可以综合材料,也可以组合材料;观点鲜明,结构清晰,内容充实。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