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摘了些木槿花,走了好长一段路,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把那些花一点点漂洗……外婆把沾满水滴的木槿花摊开于竹筐里带回了家,裹上蛋液,丢到油锅里,一忽儿浮起,焦黄酥脆的样子,堆得高高一盘子,给暑假回家的孩子吃。
记忆里,外婆家院墙上遍植木槿。吃过端午的粽子,木槿便开了,一直开到晚夏,绿叶紫朵,繁复的重瓣品种,大约没有香气。童年的我躺在厅堂的竹榻上,日日面对前门篱笆墙上的一排木槿,是无尽的紫花,恹恹的样子,被烈阳晒昏头的颓唐。
及长,对木槿谈不上喜欢,直至遇见白花木槿。一次在山里,低头急急赶路,转角处,忽现一丛白花木槿,有放低身段的谦卑敛淡,再看,犹如孤独一人默默不言。小径畔伴生一簇野生萱草,正在大鸣大放开着黄花,简直燃烧起来了,衬得白花木槿更加无言不争。比起紫花的平凡如常,白花自带静谧的气质。
城里少见白花木槿。早前,翡翠路上紫花木槿长成一排仪仗队,日日上下班骑行于两侧,觉得稀松平常。谁知去年,园林工人把它们挖走了,再走这条路,怅然若失起来。偶尔,一小排金丝桃映入眼帘,是龙袍的黄,泼泼洒洒。还是怀念有着一排排木槿的翡翠路。
(1)文中写到自己的外婆,没有一处使用“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对“我”走在没有木槿的路上的心情的刻画真实可感,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比拟外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①“她”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外婆”而不用“她”,似是“我”在与外婆面对面说话,体现了“我”对外婆的尊敬,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
②反复使用“外婆”这一称呼,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殷切的思念。
(2)①直抒胸臆,用“怅然若失”一词直接明了地表达了“我”的心情。
②借景抒情,用小排金丝桃的黄和泼泼洒洒,侧面衬托了“我”对长着一排排木槿的翡翠路的怀念。
(3)对比、夸张。表达效果:
①将白花木槿和野生萱草进行对比,以萱草开放的恣意浓烈衬托了白花木槿的无言不争,以紫花的平凡衬托了白花木槿的静谧。
②“简直燃烧起来了”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野生萱草开花场面的壮观。
②反复使用“外婆”这一称呼,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殷切的思念。
(2)①直抒胸臆,用“怅然若失”一词直接明了地表达了“我”的心情。
②借景抒情,用小排金丝桃的黄和泼泼洒洒,侧面衬托了“我”对长着一排排木槿的翡翠路的怀念。
(3)对比、夸张。表达效果:
①将白花木槿和野生萱草进行对比,以萱草开放的恣意浓烈衬托了白花木槿的无言不争,以紫花的平凡衬托了白花木槿的静谧。
②“简直燃烧起来了”运用夸张手法,展现了野生萱草开花场面的壮观。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2 8:0:8组卷:3引用:3难度:0.7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翻开定格在历史画卷中的红色家书,李大钊在狱中向敌人宣布“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江诗咏在留给父母的遗书中告白“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谢士炎就义前挥笔写就“多少头颅多少血,续成民主自由诗”;刘绍南牺牲前慷慨壮歌“刀放头上不胆寒”……革命先烈的话语虽 却感人至深,只言片语却 ,充分体现了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价值立场。品读红色家书,仿佛 ,时光回溯,置身于炮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杀身成仁,恨不饮尽倭奴血;矢志为民,何能老去革命心。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封封红色家书,印记着红色史迹,植根着红色基因,虽经岁月流逝,依然 。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平淡无奇 言简意赅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 B.平淡无奇 微言大义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 C.朴实无华 言简意赅 沧海桑田 古老厚重 D.朴实无华 微言大义 斗转星移 历久弥新
A.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B.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C.中国共产党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D.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凝聚起中国革命之磅礴精神,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发布:2025/1/1 3:30:1组卷:17引用:10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从文物斗图大赛到文物雪糕打卡,从对三星堆新发现的围观探讨到文创产品的走俏市场,传统文化的热度 攀升。不久前,电视台端午节特别节目“水下飞天洛神”舞蹈圈粉无数。的水下舞蹈令人惊艳,衣袂飘飘间,“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形象穿越千年,跃然眼前。正是别出心裁的创意、增添光彩的科技,让泛黄的故纸维里、博物馆展示柜中沉淀的历史记忆,演绎为可感可知的时代风采。
文化要传承,传承需创新;文化要共鸣,共鸣需互动。《国家宝藏》节目将文物背后的故事徐徐展开,一次次播放点赞,一条条留言评论,观众既成为走进传统文化的接受者,又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文化由此 出鲜活的生命力,而思接千载的当代观众也由此 在丰富的文化宝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连续 精美绝伦 展示 踟蹰 B.连续 美轮美奂 展示 徜徉 C.持续 美轮美奂 展现 踟蹰 D.持续 精美绝伦 展现 徜徉 发布:2025/1/1 4:0:1组卷:0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 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 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一封封浸染着父母之恩、夫妻之爱、兄弟之情的家书,透过声音,连着时空,栩栩如生。《追寻》以一种 的方式对经典人物、故事进行了生动演绎,更多革命烈士将被我们了解、认知、传诵。通过《追寻》,我们认识了裘古怀,“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他的临终遗言 ,令人动容。《追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将红色文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了出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弥足珍贵 声情并茂 别出机杼 醍醐灌顶 B.弥足珍贵 绘声绘色 别出心裁 醍醐灌顶 C.不可或缺 绘声绘色 别出机杼 振聋发聩 D.不可或缺 声情并茂 别出心裁 振聋发聩
A.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
B.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
C.节目以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
D.节目以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发布:2025/1/1 3:30:1组卷:20引用:17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