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上)第四次调研生物试卷

发布:2024/9/7 15:0:9

一、选择题(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 1.下列关于实验中用到的一些药品试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2.制作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实验,用大分子食用色素胭脂红的高渗水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进行引流处理后,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6难度:0.7
  • 3.某同学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放在盛有新鲜肝脏研磨液的培养皿中,浸泡1min后夹起滤纸片,贴靠在培养皿壁上,使多余的研磨液流尽。将滤纸片贴在反应小室的一侧内壁上,再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小室塞紧(图1)。实验时,将反应小室置于水槽中并旋转180°,使过氧化氢溶液接触滤纸片,同时用量筒收集产生的气体(图2),图3是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4难度:0.5
  • 4.可立氏循环是指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速度超过其再形成NAD+的速度,这时肌肉中形成的丙酮酸由乳酸脱氢酶转变为乳酸,使NAD+再生,保证葡萄糖到丙酮酸能够继续进行产生ATP。肌肉中的乳酸扩散到血液并随着血液进入肝细胞,在肝细胞内通过葡糖异生途径转变为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 12.回答下列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有关的问题:
    Ⅰ.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实验的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把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如图所示,第三步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其中搅拌的目的是
     

    (2)第四步离心后的实验结果说明
     

    Ⅱ.另一组实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上清液不含放射性,沉淀物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际结果显示:离心后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沉淀物放射性比理论值略低。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
     
    (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
     

    (4)该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支持该结论的重要实验现象是
     

    Ⅲ.噬菌斑(图甲)是在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不断裂解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出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连续取样、在培养基中培养的方法测得T2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变化曲线(图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细菌细胞中正旺盛地进行细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曲线a~b段噬菌斑数量不变,说明此阶段噬菌体还没有开始侵染细菌
    C.由b到c对应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d~e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细菌已经绝大部分被裂解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 13.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都在2号染色体上。​
    (1)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变异类型属于
     
    ,它指的是
     
    。正常情况下,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
     
    (填“a”或“b”)链中。​

    (2)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有缺失一条2号染色体的各种表型的植株可供选择,设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请写出实验思路与结果预测。

    (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思路:
     

    结果预测:
    Ⅰ.若
     
    ,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
     
    ,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
     
    ,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组卷:9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