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思源实验学校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3 8:0:9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
-
1.阅读下列选文材料,研究浪漫精神,然后完成问题。
“中国式浪漫”是自豪,更是担当 2022年2月4日晚八时,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本届开幕式创意绝佳,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记,不仅充分彰显了“中国式浪漫”的辉煌盛典,还让世人见证了一次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的美好相约,“中国式浪漫”是自豪,更是担当。
“中国式浪漫”的美轮美奂,写满中国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从24节气倒计时的“数字的浪漫”,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的浪漫”,再到“破冰”而出冰雪五环时“融合的浪漫”……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设计,每一个场景,如诗如画,无不融汇着中国文化的鲜明元素。24节气文化、冰蓝水墨、主宾国之红、纯手工编织的永不凋谢的“奥运之花”……无不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犹如一场视觉盛宴,唤起大众的共鸣和文化记忆,无需太多的注释,即足以穿越时空;让大家见证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撼动心灵,坚定文化自信,令人折服,让人无不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独有的“中国式浪漫”。
“中国式浪漫”的冬奥之约,搭建友谊之桥,尽显冬奥荣光。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本届开幕式不仅让世人看到了“中国式浪漫”的冬奥之约,还看到了中国友好的生动诠释。我们向全世界表达的是:中国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体育赛事,还是对奥林匹克价值观和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中国人民必将以冰雪为媒,共同与世界上热爱冰雪运动的国家和人民搭起一座友谊之桥,为世界呈现一届精彩、非凡、卓越而且“独一无二”的冬奥会。冬奥荣光,全球共享。这便是“中国式浪漫”最长情的表白!
“中国式浪漫”的同向未来,溢满美好期许,突显使命担当。筑梦冰雪,同向未来。历经6年多精心筹备,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中国人民以勤劳、勇毅和智慧,向世界呈现一场“中国式浪漫”的新春盛会,也必将向世界奉献一届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这是14亿多中国人民与全世界人民携手同行、共创未来的美好期许,更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又一辉煌的见证,见证我们一起向未来,与世界人民一起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共同担负起这份光荣使命,为梦想而拼搏,为奥林匹克精神而接力。
“中国式浪漫”是自豪,更是担当!让我们一起凝聚这份自豪的荣光,担起一份光荣的使命,高擎奥运圣火,点燃奋斗的激情,让“中国式浪漫”在厚重而又充满创新活力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不断延伸,放射出更加璀璨的文明之光。
(选自2022年3月13日人民网)【材料一】
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这个创意张艺谋想了两年才想到。
在二十四节气的流转中,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我们把差不多的两年时间用在了创意上,讨论各种各样的东西。”总导演张艺谋说,倒计时正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那到底该怎么做?“我们天天都在想创意。”有一天,灵感悄然从纷乱的思绪里发芽,“我突然发现,2月4日正好是立春。”张艺谋介绍,“我们都知道,倒计时通常就是数数字。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它要处理的都是数字到来的临近感。”“既然是立春,我们能不能从中国文化的这个角度入手,选择二十四节气,从24开始倒数?这很独特嘛,全世界都会想,24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简单直接地告诉你,这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一种古老的关于岁月的算法。”这个创意让导演组非常兴奋。
(《北京日报》客户端)【材料二】
本季《中国诗词大会》注重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题材,提取“江山”“少年”“燃”“遇见”“稻香”“韵”“天地”“味道”“飒”“出发”十个关键词铺陈节目主题。先秦时期《诗经》所确立的“诗言志”传统更成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机”。从屈宋的怨尤悲愤,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到建安风骨的“梗概我气”,中唐新乐府的“风雅比兴”,再至晚清救亡志士的抒怀,“言志”一直是中国诗词创作的重要原则与执着,也是时代命题。正是这种言志情怀,给予千千万万国人以向上、向善、向好的力量。2020年疫情期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仅用14个字,便表达出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期许疫情尽快好转的种种情绪。
——光明网 2022-03-15(1)根据选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意象的浪漫”,到“破冰”而出冰雪五环时“融合的浪漫”都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
B.2022冬奥会和残奥会让世人见证了一次中国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首度携手的美好相约。
C.“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表达出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中国担当。
D.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
(2)阅读选文后,说说张艺谋导演选用“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元素的妙处?
(3)小明同学绘制了一份阅读后的思维导图,请结合阅读材料帮助小明补全论证思路。
①
②
(4)在冬奥会上,有人说,央视把最浪漫的解说词给了一位日本选手羽生结弦,能让央视给出这样赞美的日本人,羽生结弦还是第一个。结合链接材料和你对中国式浪漫的理解,谈谈你如何看待央视对羽生结弦的赞美。
【链接材料】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我们非常庆幸能够在羽生结弦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了他,时光作渡,眉目成书,从此我们的深情不被辜负。”
“天意终究难参,假若登顶成憾,与君同添青史几传,成败也当笑看。”
——央视评论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古文阅读(38分)
-
2.阅读回答问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逮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遗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论选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主于乡里合徒众 合:聚集 B.先主斜趣汉津 趣:奔赴 C.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 拒:抵御 D.适与羽船相值 适:前往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3)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A.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B.关羽写信后很高兴,把信传给他自己的宾客看。
C.关羽写信后非常高兴,把书拿给自己的宾客看。
D.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拿书显示给宾客看。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诸葛亮了解关羽逞强好胜的性格,故回复他马超和张飞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5)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③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古诗词鉴赏。
江 上
董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③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④。【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作者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③摩挲:用手抚摸。④钓舟:行舟。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颖的这首七言诗,构思新颖别致,以双鸥相伴来衬托诗人的孤寂。
B.此诗思路严谨,总体上由近观到远望,由所见到所思。
C.第一、二句分别写静景与动景,动静结合,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
D.用“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了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的三、四句。组卷:20引用:2难度:0.5
四、语言运用(14分)
-
9.重读《西游记》,你会发现,悟空故事的“范式”恰好是以下图表中体现的一个成长“模型”,成长的起点大多是“苦厄”“困惑”,每个人都曾经站在相同的起点,因为不同的选择,到达了不同的终点。保尔•柯察金、简•爱的经历也能印证这个“模型”,请从这两位主人公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应作品分析。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五、作文(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一个声音传来——“给!”
此时的发声者是谁,听者又是谁?此时此刻是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
这一声“给”的语气是喜悦、愤怒、无奈、悲伤,还是充满力量?
请以“给!”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班级名。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