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高新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9 8:0:9
一.古诗文默写。(9分)
-
1.(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选四题作答)
①河流大野犹嫌束,
②
③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⑤
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小陈同学做了“寓情于景,以声传情”诗句专题整理。寓情于景以声传情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塞特有的声、景透着荒凉肃杀,反映战事吃紧。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 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雄浑壮烈和战争的残酷。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 清丽恬静的春景,悠扬的乐曲声,写出了游湖的喜悦 欧阳修《采桑子》 组卷:7引用:2难度:0.5
二.名著阅读。(20分)
-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片段一: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下,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片段二: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的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片段三:
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寺内众僧,都只道他说耍。又见他这般性格,不敢不依他。……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
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
(《水浒传》节选)(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胸脯( pú ) 磬(qìng)儿 桑梓(zǐ) 蹑(niè)手蹑脚 B.眉梢(shāo) 迸(bèng)流 崩殂(cú ) 冠(guān)冕堂皇 C.讨饶(ráo) 禅(chán)椅 狡辨(biàn) 差(chà)强人意 D.彩帛( bó ) 动弹(tan) 睥睨(nì) 不修边幅(fú)
A.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眼珠)迸出。
B.你是个破落户(无赖),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
C.烦与俺烧桶汤(热水)来,洒家沐浴。
D.武松一踅(抬脚),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略相公,“经略”是北宋军职“经略安抚制置使”的简称,相公是美称。
B.磬是古代一种弹奏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用木槌演奏。
C.朝觐,指附属国向中央政权朝贡和拜谒,以表示对帝王的尊拜和臣服。选文中指臣子朝见君主。
D.圆寂和颂子都是佛界用语,圆寂指僧人死后升天;颂子指偈颂,佛经中的唱颂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片段三可以看出鲁智深和武松最后都认清形势,淡泊名利,有了圆满的结局。
B.《水浒传》人物塑造技巧精湛,所塑人物个性鲜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达到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的境界。
C.选段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了鲁智深、武松的鲜活形象。
D.《水浒传》作者采取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5)围绕片段一、片段二,结合整本书谈一谈鲁智深和武松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组卷:6引用:3难度:0.4 -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有法】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有:①了解故事内容;②把握结构特点;③分析人物形象;④体会语言风格。
【读•有例】
《水浒传》阅读卡(示例)篇目 《智取生辰纲》 了解故事内容 讲叙的是杨志押运生辰纲途经黄泥冈,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劫走的故事。 把握结构特点 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 分析人物形象 杨志精明能干,细致谨慎,对押送生辰纲做了精心的安排。但他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激化了运送队伍的内部矛盾,导致丢失了生辰纲。可以说,杨志是小处精明而大处糊涂的典型。 体会语言风格 古代白话,质朴生动,富有表现力。
ㅤㅤ鲁智深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ㅤㅤ李逵也不回应,提起把交椅往杨太尉劈脸打来。杨太尉倒吃了一惊,措手不及,两交椅打翻地下。戴宗便来救时,那里拦当得住。李逵扯下书画来,就蜡烛上点着,东焠西焠,一面放火,香桌椅凳,打得粉碎。宋江等三个听得,赶出来看时,见黑旋风褪下半截衣裳,正在那里行凶。四个扯出门外去时,李逵就街上夺条棒,直打出小御街来。宋江见他性起,只得和柴进、戴宗先赶出城,恐关了禁门,脱身不得,只留燕青看守着他。
——《李逵元夜闹东京》节选(1)阅读小说选段,结合示例完成阅读卡。篇目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李逵元夜闹东京 了解故事内容 鲁达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啼哭,问清原因,激起对镇关西大怒,当即赠送银两,第二天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 宋江、柴进扮做闲凉官,同戴宗、李逵、燕青来到李师师家,给钱,与之饮酒,李逵不满而骂。宋江欲让李师师启奏皇上,李师师不懂;适逢此时皇上来了,宋江等三人商议要就此告一道招安赦书,未商量妥,李逵用交椅打倒杨太尉,用火烧李师师家。 把握结构特点 单线结构 单线结构 分析人物形象 ① 李逵嫉恶如仇,淳朴粗鲁,刚直豪爽,具有很强的反抗意识。他遇到李鬼,听说他有老母就可怜他;但是他也头脑简单,莽撞急躁,大闹东京不顾后果,因为他的任性行事,惊动了高俅。 体会语言风格 选段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口语化的表达亲切自然,同时从语言描写中体现出鲁智深的粗中有细。 ②
(3)《水浒传》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在梁山落草的英雄形象,他们性格特征各异,却又有一些共同点让他们走在一起成为兄弟。请比较分析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四个人物的共性与个性并完成下列表格。人物 落草的内因 落草为寇的外因。 性格特征 共性 个性(情节) ④ 鲁智深 重情重义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李逵救宋江)反抗精神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李逵藐视官府)① 李逵 行事鲁莽
(江州劫法场)林冲 行侠仗义
(林冲火并王伦、武松醉打蒋门神)
严谨细致
(林冲休妻、武松杀嫂)忍气吞声
②武松 ③
(血洗鸳鸯楼)义的类型 典型人物 具体事件 急人危难之义 ①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就投奔他处避难,他二话不说热情招待宋江两兄弟,让他们沐浴更衣并准备丰盛住肴。 惺惺相惜之义 鲁智深、林冲 鲁智深在众泼皮前显露武艺,林冲路遇看到大声喝彩;后来林冲被陷害刺配往沧州,鲁智深一路跟随救护。 手足情深之义 武松 父母双亡,由哥哥一手抚养长大的武松,得知哥哥莫名身亡,不惧身死不惜一切代价杀死奸夫奸妇报仇。 知恩图报之义 晁盖、宋江 ② 嫉恶如仇之义 …… …… 组卷:36引用:1难度:0.5
九.作文。(60分)任选一篇,完成作文。
-
10.按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不是每一段历程都可以闪烁光芒,个人如此,国家亦然。无论在低谷还是在高处,山水草木、亲朋师长、家国社会……我们都能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为自己赋能,让生命拔节生长。
请以“为自己赋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组卷:249引用:13难度:0.3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些话都是我国传统家风的写照,姚明说他的家风是“诚实”,莫言说他的家风是“重视学习,与人为善”,傅雷教育孩子要“德艺俱备,人格卓越”……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风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形成的道德准别、处事规范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勤劳、诚实、孝悌、和睦、向善、进取等是中华民族家风的基本价值取向。你是否关注到了你家的家风?你是否感受到家风对你成长的影响?围绕你的学习或生活,一定发生过一些事,而这些事在一定程度上又体现着你家的家风。
要求:(1)以《家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2)立意明确,文体特征鲜明,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得透漏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组卷:78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