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二泉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23 7:0:8
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1.《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79引用:12难度:0.8 -
2.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 )
组卷:169引用:86难度:0.9 -
3.高铁上装有烟雾传感器,主体是放有镅(Am)的电离室,这种镅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5个质子和146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组卷:149引用:2难度:0.7 -
4.铬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4难度:0.8 -
5.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组卷:30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组卷:43引用:10难度:0.7 -
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组卷:45引用:16难度:0.9 -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4难度:0.7
第Ⅱ卷(主观题,共50分)
-
27.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谈到氨气(NH3),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刺激性气味,其实氨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氨气与食品工业
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等粮油及其制品中。在食品工业生产中,常利用氨气熏蒸法降低食物中滋生的黄曲霉毒素。该方法是利用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一水合氨再与黄曲霉毒素反应,从而有效地降低黄曲霉的毒性。
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寻找氨气熏蒸法的最佳条件。将50g花生破碎成粉末,包裹密封并注入NH3,置于恒温箱进行熏蒸。图1是在相同熏蒸时间、NH3浓度和花生含水量的条件下,熏蒸温度对降解某种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氨气与无机化工
近年来,CO2捕集与封存被认为是减少CO2排放的有效途径。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氨水可作为吸收CO2的新型吸收剂。
图2为工业吸收CO2的装置示意图。实验研究表明,CO2的脱除率受到反应温度、氨水流量、氨水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低于40℃时,CO2的脱除率随着氨水流量和氨水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85%,大大减少了CO2的排放,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
至此,你对NH3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认识呢?希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你还会对NH3有更全面的认识!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NH3的物理性质
(2)写出氨气熏蒸法中NH3与食物中的水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依据图1回答:
①当温度为40℃和45℃时,降解率分别为84.34%和84.35%,考虑到经济性原则,应选取的最佳熏蒸温度为
②在25-45℃的范围内,随着熏蒸温度的升高,黄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逐渐
(4)喷雾塔中利用氨水吸收CO2。氨水以雾状喷洒的目的是
(5)下列关于氨水吸收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喷雾塔出气口排放出的气体中不含CO2
B.吸收过程中,喷雾塔内的反应温度对CO2脱除率没有影响
C.反应温度低于40℃时,喷洒浓度较高的氨水,有助于提升CO2的脱除率组卷:82引用:1难度:0.5 -
28.竹子(图1)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中空”的竹子里含有三种气体: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如图是小川同学探究竹子里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实验一: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
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总体积为250mL的集气瓶收集一瓶竹子里的气体。方法如图2。
问:如上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实验二:粗略测定竹子里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及现象:
①利用实验一收集到的气体,按照图3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
②关闭止水夹,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一段时间,发现白磷燃烧,同时螺旋状铜丝的颜色由亮红色变成黑色(成分为氧化铜)。
③白磷燃烧停止后撤离酒精灯,等到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发现有水倒吸入集气瓶内,倒吸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为25mL。
实验说明:Ⅰ.白磷燃烧需要的温度较低(约40℃),性质与红磷相似。Ⅱ.实验一和二中,忽略竹子里的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
问:(1)步骤②中,用酒精灯加热瓶外铜丝能引燃瓶内的白磷是利用了铜丝的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的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3)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氧气在竹子里气体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4)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是
A.白磷过量
B.橡皮塞未塞紧
C.瓶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5)实验中选择白磷而不用木炭的原因是:
(6)小川针对实验二,进行了如下实验改进:
图4所示装置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数据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5是“从点燃酒精灯到熄灭酒精灯”过程中集气瓶内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问:根据实验二的实验结论,可知P0组卷:1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