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怡福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9/27 8:0:2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460引用:23难度:0.8 -
2.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组卷:19引用:4难度:0.7 -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现象 解释 A 气体易被压缩 因为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小 B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 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 热胀冷缩 因为分子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D 水结成冰 因为分子停止运动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266引用:9难度:0.8 -
5.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应选项“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组卷:87引用:2难度:0.7 -
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
7.钕(Nd)是一种制造导弹的稀土元素,钕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4引用: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
20.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Ⅰ:从分类角度:
(1)空气属于
Ⅱ: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2)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Ⅲ: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4)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体积,其主要成分是110
Ⅳ: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5)分离出的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6)尿素是由
Ⅴ.从环保角度:
(7)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组卷:10引用:2难度:0.4 -
21.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氧气无色无味;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
猜想二:该气体为
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 猜想三成立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探究”,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拓展应用】
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准备回收固体剩余物中的不溶物二氧化锰,实验的主要步骤为:①溶解、过滤、③组卷:8引用: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