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Ⅰ:从分类角度:
(1)空气属于 混合物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Ⅱ:从微观角度:用“
”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
(2)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 氮分子氮分子(填名称)。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如图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CC(填标号)。
Ⅲ:从变化角度:已知:常压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4)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木条熄灭木条熄灭。将该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态物质剩余约110体积,其主要成分是 液氧液氧。
Ⅳ: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5)分离出的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反应化合反应。
(6)尿素是由 44种元素组成,反应②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或氨气+二氧化碳一定条件尿素+水)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或氨气+二氧化碳一定条件尿素+水)。
Ⅴ.从环保角度:
(7)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是 CC(填标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1
10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答案】混合物;氮分子;C;木条熄灭;液氧;化合反应;4;NH3+CO2CO(NH2)2+H2O(或氨气+二氧化碳尿素+水);C
一定条件
一定条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7 8:0:2组卷:10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西安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如图所示是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流程(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OH的俗称为
(2)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NaOH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不能加入NaCl的原因是发布:2025/1/3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的混合物(M),MgH2+2HCl═MgCl2+2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8:0:1组卷:48引用:2难度:0.5 -
3.某种家用的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3 8:0:1组卷:71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