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5/31 8:0:9

一、积累运用。(16分)

  •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组织“黄河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让我们跟着文字踏上旅程。
    (1)下面是小历同学为本次研学活动撰写的策划案的部分内容,我们一起去完善下。
    ㅤㅤ九黄河,从巴顺喀拉山脉一路向东,万里chí _____骋,涌入渤海。她在13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孕育了璀璨的黄河文化。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到济宁,我们将一起游览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感受名副其实的儒家文化发xiáng_______地的底yùn _____;登泰山,我们极目远,饱览云海的风云变幻,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满怀;在济南,我们仰济南战役纪念馆,怀革命先烈,传承黄河精神;赴东营,随着纷至tà _____来的游客,乘船驶往黄河入海口,聆听振聋发聩的怒吼,一览“黄蓝交汇”的奇观……
    ①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九(qū)
    B.极目远(zhào)
    C.仰(zhān)
    D.怀(miǎn)
    ②文段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弛
    B.驰
    C.弛
    D.驰
    ③文段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责无旁贷
    B.名副其实
    C.风云变幻
    D振聋发聩
    (2)下面是小夏同学为本次研学撰写的倡议书,我们一起去检查下。
    下面倡议书中的四个画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同饮一河水,守护母亲河亲爱的同学们:
    ㅤ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A.从古至今,她不但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更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ㅤㅤ(一)主动保护黄河生态环境。B.在沿线景区内,我们切忌不乱丢垃圾
    ㅤㅤ(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C.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黄河
    ㅤㅤ(三)牢固树立节约用水意识。我们要从关紧水龙头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用水。D.让我们行动起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美丽黄河而努力!
    (3)围绕本次研学,小郝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与黄河文化有关的资料,我们一起去欣赏下。
    ①下面是一副写黄河的对联,请根据上联,从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白日依山腾紫气
    下联:_____
    A.避面黄河九曲渠
    B.黄河入海涌春潮
    C.万里黄河绕黑山
    D.黄河远上白云间
    ②如图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形象标志,请尝试写出该标志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组卷:38引用:1难度:0.8

二、古诗词阅读。(36分)

  •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
    《庄子》
    ㅤㅤ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飞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B.怪者也 志:记载
    C.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盘旋飞翔
    D.去以六月者也 息:休息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化为鸟 伯乐不常有
    B.南冥,天池也 中轩敞为舱
    C.鹏徙于南冥也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正色邪 此之谓乎
    (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力大无穷、硕大无比、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选文浓墨重彩地描绘出一幅鲲变化为鹏,从北海迁徙到南海的壮丽围景。
    C.选文中,无论是大鹏,还是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所依靠的。
    D.选文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ㅤㅤ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礼记•学记》【注】①庸之:归功于他。②怨之:怨恨于他。③节目:木竹之关节,较坚硬。④说:同“悦”,愉悦。⑤从容:一眷(击)—容其声方尽,喻答问时,一问然后一答,以尽义理也。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3)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在学习方面的收获。(至少两点

    组卷:7引用:1难度:0.5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 9.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一树楝花开
    林翠珍
    ㅤㅤ①“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走在乡村,一树树的楝花,安静地伫立在农家院前。淡紫碎花,悠悠飘落,岁月静好,让人流连。
    ㅤㅤ②记忆深处那段美好时光,也与楝花有关。幼时,外婆家门前也有一棵苦楝树。外婆说,这树好种,因为苦,不招虫,鸟也不吃它的花和果。。然而苦楝树太高,长出的花太小,我却不大喜欢它。
    ㅤㅤ③暮春时节,楝花纷纷扬扬地开了。我还没上学,有着辽阔无垠的自由和快乐。楝花盛开时,我和表妹每天在树下玩,抓子儿、跳飞机、翻花绳……只有外公外婆总在忙活。外公是个木匠,他总在琢磨着那一根根木头。外婆呢,洗衣服、砍柴等,一刻也不闲着。我们玩累了,就央求外婆讲故事,还要她用簕古编个蜻蜓。外婆说,她会编一个新娘。
    ㅤㅤ④“新娘美吗?”我们睁大了眼睛。
    ㅤㅤ⑤“美呀!发髻上插着花。”
    ㅤㅤ⑥恰逢,微风拂过,淡紫色的小花朵儿飘下来,落到外婆花白的头发上,温柔淡雅,煞是好看。表妹大呼:“噢!我知道了,是像外婆这样漂亮的新娘!”此话一出,外公逗乐般应道:“你外婆年轻时,美得赛过花儿呐!”外婆笑得前俯后仰,两颊泛起了红晕。随后说起,这棵楝花是外公外婆结婚之初,建房子时种下的,它见证了外公外婆白手起家、携手并肩的几十年。“这棵树年年都开花,年年都开得好。”外婆高兴地说。
    ㅤㅤ⑦我抬头,才发现楝花也有别样的美。它秀丽玲珑的叶片,如剪纸般青翠均匀。那质地致密的树干树枝,总是清清爽爽,远看如同一把撑开的绿伞。细碎的花朵儿,聚集一齐开放时,纷繁而热烈,静谧又震撼,满树紫白相间,密密匝匝,美得如诗如画,我不由得喜欢上了它。
    ㅤㅤ⑧秋天,苦楝树结籽了。一簇簇的苦楝籽,由青变黄,像一个个金铃,成串成串地挂在树枝上,在秋阳的映照下熠熠闪亮,分外耀眼。地上的苦楝籽,不计其数。我把苦楝籽带到学校,卖给同学们,一毛钱五粒。男孩子玩弹弓,又圆又硬的苦楝籽是最好的“子弹”。女孩子呢,我对她们说:“这个苦楝种子,能种出一棵美丽的花树来。”没想到这“生意”不错,我赚了整整五块钱!
    ㅤㅤ⑨外婆知道后,把我叫到跟前。她端坐着,两手放在藤椅上,神色严肃。然后问道:“你拿苦楝籽去卖钱了,是不是?”我不曾见过外婆这样,便一句话也不敢说,只是低着头。良久,外婆才说:“树虽然是我们种的,但大家都能欣赏。要是不懂得分享,那还算什么美?”
    ㅤㅤ⑩又一季的楝花开过后,我要去上学了。那时乡村学校,课室凳子要由学生自带。外公买来苦楝木材,又锯又刨,给我打了一张崭新的凳子。这张凳子高矮适中,表面光滑,还自带淡淡的清香。外公说苦楝木轻,做凳子好拿不费劲,正适合我。又语重心长地说:“苦楝,苦练,求学不怕苦练,才能成大器。”我听了,心中又欢喜,又备受鼓舞。上二年级后,学校购买了全新桌椅,我的“苦楝凳子”便闲置了。但我一直记得外公说的“苦练”,读书向来都很刻苦。
    ㅤㅤ⑪小学毕业后,我和表妹都离开了家乡。彼时外公已去世,外婆一人守着老屋,陪伴她的只有庭院前那棵苦楝树。每逢放假,我就回去看她,她都是满脸欣慰的笑容,常对我说起“你小时候……”在外婆的回忆与叙述中,美好记忆便一幕幕铺展开来。我却未察觉,外婆已垂垂老矣。告别外婆时,楝花开得正盛,她一只手扶着树干,一只手向我挥别。我回头望,外婆与楝树伫立着,她的笑容一如灿烂绽放的楝花,我永远也忘不了。
    ㅤㅤ⑫后来,外婆不在了,老屋拆了,那棵苦楝树也砍掉了。从别后,忆相逢。纵然岁月老去,而记忆常新,那一树楝花,年年开在我心中。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3年5月4日,有改动)【注】①簕古:一种常绿灌木,其嫩芽可食用,叶可包粽、编篮子等。
    (1)通读全文,概括本文讲述的“我”与外公外婆的故事。
    ①苦楝树下,“我”央求外婆讲故事、编蜻蜓;
    ②外公外婆为“我”讲述楝树见证两人奋斗历程的故事;
     

     

    ⑤我与外婆重温美好记忆,难忘离别时她灿烂的笑容。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
    外婆笑得前俯后仰,两颊泛起了红晕。
    ②结合语境,赏析第⑪段中加点词语。
    在外婆的回忆与叙述中,美好记忆便一幕幕铺展开来。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纵然岁月老去,而记忆常新,那一树楝花,年年开在我心中”的理解。
    (4)结合全文,说说“我”对苦楝树的情感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在结构和内容方面的作用。

    组卷:36引用:4难度:0.3

五、作文。(60分)

  • 10.文题:
          诗人林希说:“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其实,我们太多时候忽略了身边那些普通的人。他们或许渺小,或许卑微,或许平凡,但是他们在平凡中创造卓越 让生命溢彩流虹。他们如同尘埃里的花朵,虽然小,却散发出馥郁的清香。
          请以“尘埃里的花朵”为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组卷:26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