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校组织“黄河文化”主题研学活动,让我们跟着文字踏上旅程。
(1)下面是小历同学为本次研学活动撰写的策划案的部分内容,我们一起去完善下。
ㅤㅤ九曲黄河,从巴顺喀拉山脉一路向东,万里chí _____骋,涌入渤海。她在13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内,孕育了璀璨的黄河文化。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到济宁,我们将一起游览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感受名副其实的儒家文化发xiáng_______地的底yùn _____;登泰山,我们极目远眺,饱览云海的风云变幻,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满怀;在济南,我们瞻仰济南战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黄河精神;赴东营,随着纷至tà _____来的游客,乘船驶往黄河入海口,聆听振聋发聩的怒吼,一览“黄蓝交汇”的奇观……
①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B
A.九曲(qū)
B.极目远眺(zhào)
C.瞻仰(zhān)
D.缅怀(miǎn)
②文段中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D
A.弛 | 详 | 韵 | 沓 |
B.驰 | 详 | 蕴 | 踏 |
C.弛 | 祥 | 韵 | 踏 |
D.驰 | 祥 | 蕴 | 沓 |
B
B
A.责无旁贷
B.名副其实
C.风云变幻
D振聋发聩
(2)下面是小夏同学为本次研学撰写的倡议书,我们一起去检查下。
下面倡议书中的四个画线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C
同饮一河水,守护母亲河亲爱的同学们:
ㅤ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A.从古至今,她不但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更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母亲河,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ㅤㅤ(一)主动保护黄河生态环境。B.在沿线景区内,我们切忌不乱丢垃圾。
ㅤㅤ(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C.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黄河。
ㅤㅤ(三)牢固树立节约用水意识。我们要从关紧水龙头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节约用水。D.让我们行动起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美丽黄河而努力!
(3)围绕本次研学,小郝同学从网上搜集了与黄河文化有关的资料,我们一起去欣赏下。
①下面是一副写黄河的对联,请根据上联,从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B
B
上联:白日依山腾紫气
下联:_____
A.避面黄河九曲渠
B.黄河入海涌春潮
C.万里黄河绕黑山
D.黄河远上白云间
②如图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形象标志,请尝试写出该标志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B;D;B;C;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31 8:0:9组卷:38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学校组织开展一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主题宣传活动,你和同学们参与其中。
(1)上网浏览相关资料时,你看到了如下材料:
工厂粗大的水管,排出带泡沫的废水;轮船上的人们谈笑风生,食品包装顺着指尖很自然地滑入水中;公园里散步的人们经过池塘边,总有一口痰、几块土落进水里;夏天,孩子们拿着水枪,奔跑着,追逐着,闹得浑身是水……水在哭泣。水,很渴。
读完以上材料,请你撰写宣传标语。
(2)下面是小组成员写的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采访问题做出评析。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王浩:我国水文水资源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采访目的 了解中国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王老师,您是研究地下水的权威专家,您能介绍一下我国地下水的现状吗?
问题2:王老师,您刚才提到地下水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地下水受污染后硬度过高,那水中的鱼、虾之类的您会吃吗?发布:2024/12/30 12:30:6组卷:22引用:1难度:0.8 -
2.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21年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以“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材料二 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宣教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及其监护人交通安全意识。
材料三 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图标。(见图)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为你的班级的“小手拉大手,亲子安全行”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活动。请写出活动名称。
(3)仔细观察材料三图标,按照一定顺序介绍图标内容。发布:2025/1/2 23:0:3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综合性学习。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发布:2025/1/2 1:30:3组卷:9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