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小升初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9 8:0:9
一、综合练习
-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按顺序写出字词,注意把字写美观。
雨过天晴,清晨的阳光轻轻(nuó yí)组卷:5引用:1难度:0.5
二、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依次填写在答题纸中的表格内。
-
2.“砖”字共( )笔。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根据“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选择“过期作废”中“期”的意思( )
组卷:8引用:1难度:0.9 -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书写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5.借助“及其日中如探汤”中“汤”的意思,推想“赴汤蹈火”用来比喻(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15.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ㅤㅤ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处于沙漠与戈壁中。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窟群全长1600余米,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久、内容最丰富的佛教和石窟艺术宝库,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
【材料二】
ㅤㅤ敦煌文化,至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西汉中期,敦煌“水草丰美,翠色遍植”,是连接整个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中原地区的丝绸、瓷器和来自中亚等地的各色特产在敦煌集散,敦煌也成为一个多样性思想交汇地。到了魏晋隋唐时代,敦煌变得更加富庶繁华。许多外来物品,如琉璃和玻璃、波斯纹饰等都在敦煌壁画或彩塑中得到体现。自元代后,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变迁,原本适宜人口聚集的湿润温暖的环境变得干旱少雨、多风沙,原有连接东西方交流贸易的“丝绸之路”停滞,敦煌文化也从此渐渐衰落。
【材料三】
ㅤㅤ近年来,敦煌除了持续加强和完善修复工作,还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人。数字文化产业的欣欣向荣,为敦煌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提供了全新的媒介,让文化传承更加年轻化。从把壁画经典形象“反弹琵琶”搬上舞台的民族舞剧《丝路花语》,到根据257窟中的九色鹿本生故事改编的经典动画《九色鹿》;从登陆美国的3D版莫高窟壁画展,到情景融入式的大型演出《又见敦煌》;从把敦煌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手法相融合的个性文创产品“丝路手信”,到打造“实景临摹副本”展现数字敦煌之美……敦煌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展示。
(1)游览莫高窟后,小明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了下面几句话,请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敦煌莫高窟是从唐代开始兴建的。
B.从古至今,敦煌都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枢纽。
C.敦煌莫高窟是1个大石窟。
D.在敦煌莫高窟,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彩塑。
(2)今年暑假,小明去敦煌莫高窟游览不可能看到的是
A.第199窟的菩萨手捧一个玻璃杯,杯中插花。
B.莫高窟旁处处小桥流水,一派塞外江南风光。
C.游人骑着骆驼行走在大漠深处,欣赏多姿多彩的晚霞。
D.莫高窟第257窟中“九色鹿”的经典图案。
(3)【材料三】中画线部分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上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①联系莫高窟的地理环境推测:莫高窟长期保存的最大威胁可能是什么?
②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敦煌莫高窟?组卷:4引用:1难度:0.7
五、习作。(30★)
-
16.习作
ㅤㅤ在六年小学生活中,你有过哪些感受?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ㅤㅤ提示: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校名和姓名。题目自拟。组卷: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