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8/24 8:0:8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为在太空中拍的地球夜晚照片。读图,完成下面1~3题。

    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如图为“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第二次出舱活动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见了湛蓝色的地球,原因是地球表面(  )

    组卷:16引用:0难度:0.70
  • 3.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首次太空授课,阜新市多所中学组织师生观看。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小题。

    我国空间站能首次成功实现太空授课,表明我国(  )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25分)

  • 18.小华同学读完《海底两万里》之后,手绘了一幅“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如图是“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及部分板块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鹦鹉螺”号从①
     
    (大洋)出发,经过大洋洲,在印度洋中航行,经过红海,穿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②
     
    运河,过地中海,到达大西洋,南行到达南极洲,北上途经美洲,最终到达③
     
    洲沿岸。
    (2)途中在④地中海处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用板头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
    (3)当“鹦鹉螺”号到达⑤南极大陆时,他们发现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的形成是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大部分处于球五带中的
     
    带,非常寒冷,地下怎么会有那么多煤呢?请运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组卷:15引用:7难度:0.5
  • 19.某班级地理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做地球公转运动的实验。如图是实验演示过程,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演示公转时应以太阳为中心,沿椭圆形公转轨道按
     
    (逆/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2)为保证实验科学严谨,移动过程我们需要注意: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倾斜且空间指向
     

    (3)当地球运动到
     
    (填数字)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观察铅笔尖指向可以发现,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名称),此时大连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4)地球公转产生了许多自然现象。请任写一个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并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这一现象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组卷:3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