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课 氓》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过关练

  • 1.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食桑葚
    “无”同“
     
    ”,
     

    (2)犹可
    “说”同“
     
    ”,
     

    (3)隰则有
    “泮”同“
     
    ”,
     

    组卷:4引用:2难度:0.8
  • 2.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载笑载
     

    ②体无咎
     

    既遂矣
     

    ④有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组卷:1引用:1难度:0.9
  • 3.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至于顿丘
    古义: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秋以为
    古义:
     

    今义:认为。
    (3)无咎言
    古义:
     

    今义:身体,有时指身体的一部分。
    (4)以我贿
    古义:
     

    今义:贿赂。
    (5)三岁食贫
    古义:
     

    今义:三岁的年龄。
    (6)总角之
    古义:
     

    今义:请人吃酒饭,聚会在一起吃酒;酒席,宴会。

    组卷:9引用:1难度:0.9
  • 4.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其而陨
     

    (2)士其行
     

    (3)二三其德
     

    (4)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5.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特殊句式:
     

    译文:
     

    (2)秋以为期。
    特殊句式:
     

    译文: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6.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
    (1)氓,民。“氓”可指外来的百姓,这里指自彼来此之民,是男子之代称。
     
    (判断正误)
    (2)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吉凶祸福。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判断正误)
    (3)总角,是古时男孩子未行加冠礼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判断正误)
    (4)蓍龟,古人以蓍草、龟甲占卜吉凶,因此合称“蓍龟”来代指卜筮,此词也可以喻指应该遵依的标准。
     
    (判断正误)
    (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订,现存诗305篇,它最初被称为《诗》《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判断正误)
    (6)“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判断正误)

    组卷:26引用:1难度:0.7
  • 7.默写。
    (1)《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来比喻女子容颜亮丽的句子是“
     
     
    ”。
    (2)《氓》中初露男子粗暴的性格,同时也写出了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
    (3)《诗经•王风》中有一首诗叫《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氓》中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时伤心难过的句子是“
     
     
    ”。
    (4)《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
     
     
    ”。
    (5)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有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氓》的“
     
     
    ”两句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6)《氓》中表现女子决绝而不留恋的态度,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
    (7)《氓》中与“青梅竹马”蕴含的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
    (8)《氓》中写女子婚后辛勤劳动的句子是“
     
     
     
     
    ”。

    组卷:58引用:1难度:0.5
  • 8.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子无怒
     

    ②出郭相扶
     

    ③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9.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其叶沃
     

    ②门庭
     

    ③更
     

    组卷:2引用:1难度:0.9
  • 10.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秋为期
     

    望复关
     

    尔车来
     

    组卷:7引用:2难度:0.9
  • 11.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桑未落
     

    ②总角
     

    ③久,目似瞑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二.片段读写练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黍 离
    《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毛诗序》中说:“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简要分析。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诗  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盛的样子。
    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组卷:34引用:5难度:0.5
  •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 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注]①蒋捷是南宋词人,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灯晕舞:昏暗的灯光摇晃不定。③木棉裘:以木棉为絮的冬衣。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中“我”的形象。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有删改)下列关于这几段文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7

五、微写作。

  • 16.请续写一段文字,讲述女子和“氓”一刀两断后的故事,以此感受当时社会的特点,认识女子的悲剧的社会性。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不少于200字。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模拟练

  •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于役
    《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①役:服役。②埘(shí):在墙上凿洞做成的鸡窝。③佸(huó):相会。④桀:供鸡栖息的小木桩。⑤括:至,到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以重叠章句的手法来推进情感的抒发。
    B.每章开头,都是男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
    C.主人公带着叹息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D.本诗末两句写既然君子没有归期,只好希望他在外面不要遭受饥渴。
    (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景物描写在这首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理解。

    组卷:5引用:1难度:0.6

三、模拟练

  • 52.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高阳苗裔兮
     

    ②何方圜能周兮
     

    ③高余冠岌岌兮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5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吾独穷困此时也
     

    ②延伫吾将反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
     

    组卷:3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