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高三(下)月考语文试卷(3月份)

发布:2024/5/16 8:0: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说当今热度最高的网络语言,“内卷”当仁不让,各大主流媒体关于“内卷”的讨论层出不穷,简直“万物皆可卷”。豆瓣话题“你所在专业或从事行业有哪些‘内卷’现象”下,已有千万级的浏览量,数百条回答涉及求职、晋升、育儿、升学、婚恋各个领域。那么,到底什么是“内卷”呢?
          据考证,“内卷”原本还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一文中提出,意思是“边际效用递减、没有发展的增长”。后来,中国的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据此解释为什么当时的社会运行没有出现大突破。如今作为网络热词的“内卷”,显然没有那么深奥的学术含义,而是带上了调侃的意味,其最早流行可能源于几张清华学霸的照片,有同学边骑自行车边看电脑,因其过分努力的行为给旁观学生带来焦虑和压力,被称为“清华卷王”。由此生发的网络用法层出不穷。可以作为名词,如“人生是张饼,内卷是宿命”;可以作为动词,如“今天你又内卷了吗”;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这个人也太内卷了”。
          从学术意义上的“内卷”到网络语言中的“内卷”,它经历了一个语义指称对象泛化,同时语义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在网络语言中,“内卷”主要表达以下几种隐含意义:
          竞争的白热化导致竞争的无序化。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竞争优势,但最终却会导致竞争的无序化,让整个群体在这种“不良竞争”中受损。比如外卖小哥原本有10分钟送餐时间,结果有人通过提速、占道等不良竞争行为,提前几分钟抵达,公司通过大数据计算,觉得他们还能再快,就会进一步缩短送餐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外卖小哥尽管已经非常努力,甚至因闯红灯等行为有生命危险,但规定的送餐时间却越来越短,工作环境越来越恶化。
          过度精益求精带来无意义的重复。比如新时代的母亲们在育儿活动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往粗糙的养育方式被过度精细化取代,各种紫外线消毒奶瓶、针对婴儿不同部位的护肤品层出不穷,各位母亲绝不敢让娃输在“起跑线”,这被戏称为“母职的内卷化”。
          大众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入无处不在的竞争。这里的意思强调了“内卷”不是主观努力、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出自被逼无奈、不努力就被别人甩下的恐惧。这一点在“教育内卷”“育儿内卷”“职业内卷”上都有充分的体现,比如补习班广告就利用这一点:“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词,立刻使家长产生一种焦虑,从而被胁迫进入内卷轨道,结果“越能吃苦,却越过越苦”。
    (摘自刘心萌《要奋斗,别内卷》,《咬文嚼字》)材料二:
          如今,从大学生中“出圈”的“内卷”一词出现在各行各业中,成为无处释放的社会压力的代名词。人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小的社会,对于正在经历“内卷”的大学生来说,如何正确看待“内卷”,并从“内卷”中脱身,是一个重要课题。
          当大学进入“严字当头”的时代,严把教学关、为大学生增负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大学生也就自然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业压力。压力并不是逃避的借口,适当的学业负担是帮助大学生成长的良药。但是,如何积极看待这样的压力,不仅需要大学生的自我调节,也需要高校给予相应的指导。
          “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并没有提高太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告诉记者。
          对未来的迷茫、对当下的困惑,让不少大学生陷入“内卷”。2019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项调查显示,29.2%的被调查本科学生既无明确的自我发展规划、自主性学业参与也较低,32.8%的学生虽抱有清晰的自我发展目标定位,却在行动上滞后。在本科院校中,近42%在校生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生涯规划。
          陈阳表示,“内卷化”本身是一个人类学的学术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在中国,历史社会学家黄宗智最早用“内卷”来研究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小农经济。有学生把“内卷”看成竞争,认为高强度的竞争使人精疲力竭。“严格来说,这种理解其实脱离了吉尔茨、黄宗智的初衷”。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于涵宇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正在找工作的大学生也时常陷入“内卷”中。“比如说,有的毕业生找工作,如果我看你发朋友圈说,你这周参加10场宣讲,下周我就铆足劲儿参加20场,而且我的简历要花很多时间精力,甚至付费去排版美化。”于涵宇说,“现在内卷更多地表达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作为辅导员,我们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会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去思考,不要让自己进入这个陀螺式的死循环中。”于涵宇表示,自己经常向学生强调要有“思维意识”。她认为,很多大学中的考核并不是比量的竞争,因此学生们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自己认为的高度一体化的竞争,静下心来向内分析自己,再向外分析整体竞争环境,结合大势锻炼和发展自己。
          陈阳认为,无论是相对于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面对“内卷”都是一项挑战。她表示:“学生自己需要想明白‘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而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及学生父母、需要想清楚‘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我们希望看到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摘自叶雨婷《大学生的“内卷”是竞争还是内耗?如何不被“卷”?》,《中国青年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尔茨和黄宗智所说的“内卷”,其逻辑思维过程,都是从农业生产现象推演到社会发展现象。
    B.网络上的“内卷”一词,既有调侃意味,也反映人们因他人过分努力而带来的焦虑感和压力感。
    C.文中所举外卖小哥的例子,说明那些本想获取优势的不良竞争行为,反而有损整个群体的利益。
    D.简单地把“竞争”当成“内卷”,认为竞争是一种无效的消耗,这种理解违背了学者们的初衷。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词语的意义是不断演化的,从学术的“内卷”到网络语言的“内卷”,语义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B.家庭养育过于精细会导致母职的内卷化,与之相比,粗糙的养育方式反而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C.如果家长摆脱环境的胁迫,主动地选择内卷,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就有可能挪脱焦虑情绪的困扰。
    D.竞争压力不一定带来“内卷”,大学生不应以“学业压力大,反对内卷”为借口选择“躺平”。
    (3)下列选项,属于上述材料所说的“内卷”范畴的一项是
     

    A.学习语文时,老师采取小组竞争方式,让学生背诵大量的诗文,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B.技校木工师傅让学徒们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精益求精,打磨出精致漂亮的木制器具。
    C.为了拿到高分,学生们纷纷把老师本要求写的五千字的论文,写到八千甚至上万字。
    D.为了钓到一条大鱼,海明威笔下的桑迪亚哥出海八十多天,最终只得到了一副鱼架。
    (4)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来看,正常“竞争”和“内卷”有怎样的区别?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说说青年人应该如何摆脱内卷、获得真正的成长。

    组卷:3引用:3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起的鱼
    袁有江
          在男人均匀的鼾声里,她悄没声儿地起了床。摸着黑,替男人掖好被角,顾不上洗漱就出了门。迎着习习的凉风,走在黑黢黢的小巷,地举头望天,几颗星星眨着疲倦的眼。走到巷口处,她低头看了一眼表,再次感觉到城市比农村的好来。不管你在夜里几点起床,随便哪里涌出点儿光,都能让人将四周看清楚。转上马路,路灯将世界照得一片通明。两个穿黄马褂的清洁工,正在清扫人行道上的落叶。
          她疾步赶到鱼类批发市场时,喧闹已在降温。到处湿漉漉的,到处飘荡着鱼腥味。几个穿着黄色雨衣的大鱼贩子,正在手忙脚乱地抬鱼桶装车。
          永远比这座城市早醒的,是鱼类批发市场顶棚的防爆灯。这一刻,它照下来一圈圈昏黄的光,将一两个微小的鱼贩子照得无处遁形。他们通常都是单人独马,小推车上夹着一个椭圆形的儿童洗澡盆,死磨硬缠从批发商那里兑几十斤鱼。批发商厌烦透了他们,连那些二道贩子们也嫌他们挡路。他们将兑来的鱼,养在盆子里,扣上一张网。他们不打算去菜市场,鱼太少不值得到远处。他们知道,总有贪便宜的人,会起早来批发市场周边碰运气。
          街角,是往返拉鱼车的水泥路与青石街的接口。穿着低领粉色毛衣的她,此刻正蹲在街口隔着鱼盆,和对面坐在青石条上的老人有条不紊地谈着价钱。她一边说鱼的肥瘦,一边对盆里的鱼指指点点。后来还伸出一根手指,隔着水皮,按了一条鱼脊。连睡觉也睁着眼睛的鱼,对这一按很不乐意,一甩尾跃出水面,顶在渔网上又哗啦一声落下去。
          相较伶牙俐齿的少妇,老人显得口舌愚笨。他两手在看不清颜色的裤子上涂抹着,一时无措、失语。两只昏花的老眼,有些躲闪,很少正看少妇的眼。晓风拂过,少妇伸手拨拉滑下来的一缕头发。你到底卖不卖?不卖我就去别处买了。她假意站起来要走。老人迟钝地摇摇头,伸手掩上破旧的羽绒服对襟。那片红彤彤、皱巴巴的胸膛,大约觉出了凉意。
          少妇并没有马上就走。屋里的男人昨晚说想吃鱼了。就算男人不说,她也打算天明买只鸡回来犒劳他的。近来闹禽流感,鸡贱得慌。电视上说,煮熟了吃不传染人。但男人一会儿说红烧鱼,一会儿说清蒸鱼,说的口水直流。男人兼做三家工厂的搬运工,干的都是重力气活儿。男人不是贪嘴的人。平时粗茶淡饭,偶尔说出来想吃什么,也是很少的。昨晚看着酣睡的男人,她就暗暗垂泪。全家就靠他一人,自己揽的针线活儿,糊口都难。
          早起来批发市场,能撞上零卖的机会不是很多。批发商是断不会为一两条鱼开卖的。二道贩子们也没空搭理买零的主。他们都忙着批发,用车拉往城市的各大肉菜市场,预备大量地卖给那些有功夫零卖的、比他们更小的鱼贩子。
          老人这样的,在批发市场被戏称为“鱼赖子”。他们多数是城郊的无业游民。半夜就坐在批发商的档口等,既不肯高价买,也不肯买多。不卖给他,就一直可怜巴巴地坐在那里,很是碍事。批发商不好得罪他们,只好按照给大鱼贩子的价格,卖点儿给他们,打发他们赶紧走。他们多数推着几十斤鱼,就在批发市场附近,随便找个不碍事的拐角停下,加上几毛钱差价就开卖了,赚个油盐钱。
          少妇在心里盘算着,按照老人的要价,比菜市场便宜一块多,五斤鱼总要便宜七八块,这是自己缝补六件衣服的价钱。省下的钱够给留在老家的孩子买一套彩色铅笔了,不枉自己起早跑出了几里路。最重要的是鱼一手鲜。不够生猛的鱼,男人吃了会得软骨病。
          她再次蹲下来,无奈地对大爷说,就按你说的价,给我这两条。说着,打记号一般,点了其中的两条鲤鱼。大爷抓出来装在黑色塑料袋里。少妇装着拽平整袋子,锋利的指甲迅速切下袋子一角,以便将水控出来。老人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只见他装好袋子时,特地一手抓住袋子口,手抓住袋子底,倒过来控了控水才过秤。
          六斤多。她看着两条油光水滑的鱼,挺满意。付完整数,正想问尾数的两角钱能不能免了,但见老人正低头抖抖索索掏出一把零钱,准备找她,她利索地递给老人一张一元的,站起身说,不用找了。
          天已放亮,她步履轻快地走上了逐渐热闹起来的大街。
    (1)下列对小说首段中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照应了标题中的“早起”,同时“黑黢黢的小巷”“几颗星星”等词语暗示时间之早。
    B.星星“疲倦的眼”,既写出了黎明前星星开始变黯淡的特点,也暗示人物身心的疲惫。
    C.巷子、路灯、清洁工,这些元素写出城市的特点,流露出少妇在城里生活的幸福满足。
    D.从“黑黢黢的小巷”走向“一片通明”的大街,象征着主人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2)下列各项对于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妇伶牙俐齿,精打细算。为压低价格,她假意放弃买鱼;又趁老人不注意将鱼袋里的水控出。
    B.小说刻画老人,主要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尤其是对眼神的描写,突出他的老实、木讷、敦厚。
    C.小说情节简单,但中间运用了插叙手法和背景介绍,反映了更为宽广的生活,更为丰富的人性。
    D.少妇本想要求老人免了尾数,最后却主动放弃找零,表现了她的性格由吝啬到大方的转变过程。
    (3)小说的结尾写她“步履轻快地走上了逐渐热闹起来的大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如果把小说的标题“早起的鱼”改成“早起的少妇”,你是否同意?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组卷:3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69年,美国生态学家佩因提出了关键种的概念,它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相近。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曾做过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佩因选择了一片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藤壶和一种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上。有一种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哪种动物增多,海星便优先取食哪种,所以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实验开始时,佩因取走了样地里的海星。3个月后,原本只分布在低潮间带的藤壶,竟然占据了样地60%~80%的空间。随后的9个月里,小个头儿的贻贝和茗荷儿迅速生长。再往后,茗荷儿也消失了,遍地贻贝。这样演替的结果是,虽然生物数量大大增加,但是物种数却很快从15种迅速降到了8种之少。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减少的危害在于,一旦环境变得不适于这区区几个物种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就将面临崩溃。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①_____。这个例子里的海星便是“关键种”,它们虽数量不多,②_____。
          像海星这样通过捕食来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的例子很多,比如老虎、雄鹰和海獭,这也是我们特别强调保护这些动物的原因。但是关键种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但到橡子山龙眼开花的季节,它的花却是食蜜鸟的唯一蜜源。在这种情况下,橡子山龙眼就成了关键种,因为一旦它开不了花,③_____,其他的植物也将跟随着无法繁殖。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进行修改。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9引用:3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这两段话,出自今年春晚由唐恬作词的节目《是妈妈,是女儿》:
    我的孩子啊
    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够好吗
    放手如果是一门功课
    妈妈一生没考过
    我希望你被爱着
    我希望你要快乐
    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