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新洲一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5/23 8: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为防治茶叶虫害,常在茶园中放置一张张书本大小的黄板——诱虫板。在板中央放有诱芯,诱芯可以释放昆虫信息素,将害虫吸引过来,再用诱虫板粘住,让虫子“有来无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2引用:5难度:0.7
  • 2.下列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相匹配的是(  )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A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并培养 计数某种微生物的菌落数目
    B 诱变剂处理愈伤组织细胞并观察其分裂 特定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配
    C 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 非本地鸟类种群的年龄结构
    D 标记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转入的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

    组卷:41引用:3难度:0.6
  • 3.科学家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湖泊的能量流动进行了一年的定量分析,能量流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4难度:0.7
  • 4.科研人员从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大熊猫粪便中提取DNA,通过PCR技术扩增DNA来区分不同大熊猫个体,进而统计大熊猫种群密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2难度:0.7
  • 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而另一些因素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是作用的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这些因素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2引用:5难度:0.6
  • 6.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9引用:6难度:0.7
  • 7.“碳中和”是指化石燃料使用及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与陆海生态系统吸收及其他技术方式固存的碳量之间达到平衡。我国政府宣布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

    组卷:39引用: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 21.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于破伤风的快速检测及治疗。如图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制备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 
     
    。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
     
    等技术手段。
    (2)过程⑤所用的HAT培养基从用途上看属于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选择的结果是
     
    。经过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特异抗体的细胞。
    (3)过程⑥中将杂交瘤细胞多倍稀释,接种在96孔板的细胞培养,使每孔细胞尽量只接种 
     
    个,通过培养让其增殖,然后通过ELISA法(又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孔上清液中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与  
     
    结合的培养孔为阳性孔。最后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 
     
    或小鼠腹水中,就可以提取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

    组卷:5引用:2难度:0.7
  • 22.研究表明来源于大肠杆菌的苏氨酸输出蛋白(由rhtA基因编码)能够识别5-氨基乙酰丙酸,并将其输出至细胞外。为探究苏氨酸输出蛋白对5-氨基丙酸合成的影响,研究人员从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rhtA基因,并构建出相应的重组质粒,获得转rhtA基因的工程菌,其基本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引物A、B的序列分别是:5′-AGGAAACAGACCATGGAATTCATGCCTGGTTCATTACGTAAAATG-3′、5′-GCCAAGCTTGCATGCCTGCAGTTAATTAATGTCTAATTCTTTTATTTTGCTC-3′。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获取大量rhtA基因要经PCR技术扩增,若要扩增出N个rhtA基因,需要引物A、B各
     
    个,对引物A的设计要求是
     
    (答出2点即可);通过过程①得到重组质粒,需选用的两种限制酶是
     
    ,两者起作用部位的化学键是
     

    (2)过程②⑤在操作时,一般需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细胞处于一种
     
    的生理状态。过程③将大肠杆菌体内的质粒提取出来进行验证时,以EeoRⅠ切割pEC-XK99E质粒为对照,分别对重组质粒用EcoRⅠ单酶切、以(1)选用的双酶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然后用电泳技术进行验证,其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若2是对照,则3、4分别是单酶切、双酶切的结果,做出此推测的依据是
     

    (3)将正确的质粒导入A19后,后续的步骤是
     
    。本技术选用微生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而不选用动物细胞,理由是
     
    (答出一点即可)。

    组卷:17引用:5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