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3分,共42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
1.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下列所涉及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
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3.下列物质可用于处理泄漏的有毒物质 Na2S 的是( )
①臭氧(O3)
②铁粉
③NaCl
④KI
⑤双氧水组卷:50引用:2难度:0.7 -
4.过氧化钠常用作供氧剂: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5 -
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
18.造纸、纺织工业中会产生酚类废水,直接排放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1)电芬顿法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流程如下:
(1)当污水通过铁碳微电解反应器时,会形成数量巨大的微小电池,这些微小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2)在微电解反应器中加入 H2O2,酸性条件下,Fe2+催化 H2O2 分解产生具有高反应活性和高氧化性的•OH 中间体,将苯酚氧化为 CO2和 H2O。
i.Fe2++H2O2+H+═Fe3++H2O+•OH
ii.
iii.2Fe3++2OH-═2 Fe2++O2+2H+
请配平第 ii 步反应的方程式
(3)利用微生物也可将废水中苯酚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还可以消除废水中的硝酸盐。装置如图所示。
①电极 a 为
②离子交换膜 B 为
③理论上每消除 1mol C6H6O,同时消除
(4)某化学小组用苯酚和浓溴水定量分析的实验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苯酚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原理如下:
步骤 1:准确量取 25.00mL 待测废水于 250mL 锥形瓶中。
步骤 2:将 5.0 mL 0.01mol/L 溴水迅速加入到锥形瓶中,塞紧瓶塞,振荡。
步骤 3:打开瓶塞,向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 0.1mol/L KI 溶液,振荡。
步骤 4:滴加 2-3 滴淀粉溶液,再用 0.01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 8.50 mL。(反应原理:I2+2Na2S2O3═2NaI+Na2S4O6)
①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该废水中苯酚的含量为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19.某兴趣小组探究溶液中 NaNO2与 KI 的反应。
【查阅资料】
①NaNO2常温下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同时被还原为 NO。
②HNO2室温下不稳定,分解产生 NO 和 NO2。
【实验探究】实验 I 实验 II 操作 3 滴 0.01mol/L NaNO2溶液 ①1ml 0.01mol/L KI 溶液
②3 滴淀粉溶液
③5 滴稀硫酸
淀粉碘化钾试纸
1mL 0.01mol/L NaNO2 溶液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微小无色气泡,溶液变为蓝色
(2)实验Ⅰ无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3)根据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 NaNO2将 I-氧化为碘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 NaNO2将碘离子氧化,追加以下实验实验 操作 现象 III ①1ml 0.2mol/L KI 溶液
②3 滴淀粉溶液
③5 滴稀硫酸
1ml 0.2mol/L NaNO2溶液有大量气泡和紫色泡沫产生,液面上
方气体变为红棕色,溶液呈紫黑色
(5)探究实验Ⅲ中红棕色气体的来源。
来源 1:HNO2分解产生 NO 和 NO2
来源 2:在产生 NO 后再被空气氧化生成 NO2。
【设计实验】利用 5 mL 注射器,吸取 1 mL 0.2 mol•L-1 NaNO2和 1mL0.2mol/L KI 及少量淀粉的混合溶液,针头朝上排尽空气后,吸入少量稀硫酸并迅速将针头插入橡皮塞(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若
【实验结论】在酸性条件下,NaNO2可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同时被还原为 NO。组卷:24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