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阅读名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①,修②我戈矛,与子同仇③!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④。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⑤!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注】①于:语气助词。兴师:起兵。②修:整治。③同仇:同伴。仇,匹偶。一说共同对敌。④泽:同“祥”,贴身内衣,如今之汗衫。⑤偕作:一起行动。
【材料二】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礼记》里说的土鼓、土槌儿、芦管儿,也许是我们乐器的老祖宗。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纪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但纪录的人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的缘故,更不是因为研究的缘故。他们大概是些乐工,乐工的职务是奏乐和唱歌;唱歌得有词儿,一面是口头传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儿。歌谣便是这么写下来的。……他们搜得的歌谣,有些是乐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乐才好用。合乐的时候,往往得增加重叠的字句或章节,便不能保存歌词的原来样子。……到了战国时代,贵族渐渐衰落,平民渐渐抬头,新乐代替了古乐,职业的乐工纷纷散走。乐谱就此亡失,但是还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了。
(节选自《经典常谈•<诗经>第四》)【材料三】
《史记》,汉司马迁著。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景帝中元五年(西元前一四五年)生,卒年不详。他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小时候在本乡只帮人家耕耕田放放牛玩儿。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才将他带到京师(今西安)读书。他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东边到过现在的河北、山东及江、浙沿海,南边到过湖南、江西、云南、贵州,西边到过陕、甘、西康等处,北边到过长城等处;当时的“大汉帝国”,除了朝鲜、河西(今宁夏一带)、岭南几个新开郡外,他都走到了。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但也有些是因公去的。他搜得了多少写的史料,没有明文,不能知道。可是他却看到了好些古代的遗迹,听到了好些古代的轶闻;这些都是活史料,他用来印证并补充他所读的书。他作《史记》,叙述和描写往往特别亲切有味,便是为此。他的游历不但增扩了他的见闻,也增扩了他的胸襟;他能够缩括三千多年的事,写成一部大书,而行文又极其抑扬变化之致,可见出他的胸襟是如何的阔大。
(节选自《经典常谈•<史记><汉书>第九》)(1)请结合材料二的有关内容,分析材料一《无衣》这首诗在表达上的特点,并分析其效果。
(2)阅读材料三,你有没有发现司马迁的成长经历对于他写作《史记》有着很大的帮助?请你加以分析,并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受到的启发。
(3)在《经典常谈》中,朱自清先生通过十三节课,给同学们进行了经典著作阅读的入门指引。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著作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去了解更多的内容。请结合上面的三则材料,针对《诗经》或《史记》设计一个阅读探究专题,并说一说你将如何展开探究活动。
阅读探究专题:
探究活动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