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9/12 1:0: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模型中K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4难度:0.6
  • 2.如图表示受适宜强度刺激后,某时刻一根轴突上A∼H连续8个部位的膜电位,已知静息电位为-70mV。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4.某实验小组选择长势、大小基本相同的正常玉米和矮生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赤霉素(GA)的作用效果,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3难度:0.5
  • 5.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7
  • 6.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精巢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部分初级精母细胞发生染色体互换,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3难度:0.5
  • 7.人染色体上降钙素基因编码区中有编码蛋白质序列(图中字母所示)和非编码蛋白质序列(图中阴影所示)。如图为降钙素基因在甲状腺与垂体中转录、RNA剪接和翻译过程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5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 24.常见的探针有核酸探针和蛋白质探针。两种探针结构和功能均不相同,故而应用在不同的检测中。而两种探针的制备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也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蛋白质探针的制备。
    (1)蛋白质探针常用
     
    技术来制备。该技术的基本流程是将
     
    注射给实验动物,获取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用HAT培养基筛选培养对象。该筛选过程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是产生
     
    的杂交瘤细胞,接下来要经过
     
    检测来获得产生特定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最终将纯化得到的特定蛋白结合上荧光或放射性标记,即为蛋白质探针。
    (2)上述HAT培养基是
     
    (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后再检测寻找产生特定目标蛋白的杂交瘤细胞,而不直接在脾细胞中寻找产生特定蛋白的B淋巴细胞的原因是
     

    Ⅱ、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该方法制备的ssDNA结合上荧光或放射性标记,即为核酸探针。

    (3)不对称PCR中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两者的比例通常为1:100。PCR反应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据下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是图中的
     
    (填“甲”或“乙”)链。
    (4)若反应最初有a个模板DNA分子,最初的6次循环扩增产生dsDNA,后10个循环均只扩增ssDNA,则需要限制性引物
     
    个。请绘制这16个循环中ssDNA的分子数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图2。(说明:纵轴的刻度请自行标注。)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25.肺炎细胞因子风暴是新冠病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炎症风暴的形成与两类细胞因子有关,其中一类(甲类)促进免疫炎症反应,另一类(乙类)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会引起多种器官的衰竭,导致个体死亡。研究人员为研究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肺炎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
     
    ,属于乙类细胞因子的有
     

    (2)“托珠单抗”是IL-6受体的抗体,也是治疗“细胞因子风暴”的药物,原理是
     
    。请另外再针对IL-6提出一种炎症治疗的思路。
     

    (3)甲泼尼龙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化学本质为脂质),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糖皮质激素调节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激素R是
     
    ,腺体G是
     
    ,激素C是
     

    虽然糖皮质激素抗炎症能力较强,但其副作用也很大,特别是其会通过增大骨吸收而引起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研究发现OPG物质与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浓度呈严格且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糖皮质激素
     
    (填“一定”或“可能”)通过降低OPG的浓度而引起了骨吸收的增大。为进一步验证该机制,请完成实验方案。
    (前期处理①和②请选填“a”或“b”,因变量测量③请用文字描述)
    组别 前期处理 因变量测量
    1 不做处理
     
    2 注射甲泼尼龙
    3 注射甲泼尼龙、①
     
    4 注射②
     
    a.OPG
    b.OPG阻遏剂

    组卷:1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