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考生物三诊试卷
发布:2024/5/9 8: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糖蛋白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物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使蛋白原形成糖蛋白,则此药物可能作用于下列结构中的( )
组卷:225引用:58难度:0.9 -
2.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罗斯曼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
3.如图是人体肝脏细胞及其所处组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88引用:14难度:0.7 -
4.成人排尿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当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在排尿中枢的控制下,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人后尿道,可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于是完成排尿。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
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5.为探究乙烯(ACC为乙烯的供体)是否也与生长素一样会影响微型月季茎的生长,两组同学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甲、乙两组实验。月季茎段在分组处理前均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实验结束后人们对两组月季茎段进行测量后发现,实验乙对照组茎段生长量与实验甲空白对照组基本相似,10μmol/L组与Y浓度组生长量相似,100μmol/L组与X浓度组生长量相似。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6 -
6.如图表示生物体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情况:①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②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消耗的能量;③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6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19.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巨突触),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图1)。以下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
(1)在图1中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2)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 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检测到,在使用TTX后突触前膜处的Ca2+内流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突触前动作电位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标本进行如下实验,获得了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BAPTA是一种Ca2+螯合剂,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阻断钙离子与相应分子的结合;“笼锁钙”是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钙离子;强紫外线不影响正常神经纤维兴奋。
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
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第二组:先向突触小体注射适量BAPTA,接着在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
实验结果:
第三组:
实验结果:组卷:11引用:3难度:0.6 -
20.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移植排斥是影响移植物和患者存活的主要问题。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细胞学机制主要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其中白细胞介素-2(IL-2)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白细胞介素-2(IL-2)是主要由活化的CD++细胞产生的免疫调节因子,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有重要作用。科学工作者将含IL-2基因的DNA片段和质粒pPIC9K构建成重组质粒,并导入酵母菌GS15(组氨酸缺陷菌株,不能合成组氨酸)中,筛选到了能分泌IL-2的工程菌株。请回答:
(1)构建重组质粒需要用到的酶有
(2)用不含组氨酸的培养基进行筛选,有导入了质粒pPIC9K和导入了重组质粒的两种酵母菌细胞。这两种类型的细胞能否被筛选出来,若能,则说明筛选的原理;若不能,则说明筛选的措施。
(3)制备能分泌IL-2的工程菌株宜用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而不适合用大肠杆菌。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组卷:5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