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天一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9/26 8:0: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10题每小题1分,11-20题每题2分,共30分)

  • 1.“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人感受到冬日里的酒香和朋友的情谊。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692引用:42难度:0.7
  •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8
  •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8
  • 4.实验小组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差别。下列实验对应的目的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收集呼出的气体 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 呼出气体中只含二氧化碳 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组卷:435引用:6难度:0.7
  • 5.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6难度:0.6
  • 7.化学实验操作中也有“横平竖直”之美。下列操作中,不符合规范操作的是(  )

    组卷:608引用:25难度:0.7
  • 8.下列有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5
  • 9.如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组卷:157引用:139难度:0.9

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50分,每空1分)

  • 2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纯净的臭氧(O3)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臭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
    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有以下方法制得。

    臭氧处理饮用水。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
    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
    臭氧用于医用消毒。与传统的消毒剂氯气相比,臭氧有许多优点,如表1所示。
    表1臭氧和氯气的消毒情况对比
    消毒效果 消毒所需时间(0.2mg/L) 二次污染 投资成本(900m3设备)
    臭氧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菌、芽孢等 <5min 臭氧很快转化为氧气,无二次污染,高效环保 约45万元
    氯气 能杀灭除芽孢以外的大多数微生物,对病毒作用弱 <30min 刺激皮肤,有味,对人体有害,有二次污染,残留,用后需大量水冲洗 约3~4万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臭氧的物理性质:
     
    。(一点即可)
    (2)臭氧的化学性质:
     
    。(一点即可)
    (3)臭氧的用途:
     
    。(一点即可)
    (4)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5)为了快速消灭病毒,应选择的消毒剂是
     

    (6)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
    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化学变化也有物理变化
    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
    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组卷:49引用:2难度:0.5
  •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激光笔的作用是
     

    (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的热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磷酸,磷酸的化学符号为H3PO4,写出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实验结论】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
    (4)课本上用红磷燃烧的方法
     
    (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实验现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
     
    (填“红磷”或“白磷”)更合适,理由是
     

    【拓展延伸】
    (5)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在图2中
     
    (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
     
    段(用图2中字母表示)。
    (6)兴趣小组分析对比曲线BC段和DE段,得出了“不同物质燃烧,需要的氧气浓度不一样”的结论。同学们由此联想到课本上的一个实验:
     
    (填物质名称)在空气中不能点燃,但在氧气中能点燃并剧烈燃烧。
    【实验改进】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立信化学兴趣小组又对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0,如图3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3乙所示;
    ④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和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AO/mm AB/mm AB/AO
    数据 525.5 110.0 0.2093
    (7)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
    (8)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9)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
     
    (“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组卷:5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