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一(上)第二次线上月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9/5 7:0:9

一、单项选择题

  • 1.“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83引用:24难度:0.8
  • 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罕见的嗜热好氧杆菌,长有许多触角(又叫集光绿色体),内含大量叶绿素,具有细胞壁,能与其他细菌争夺阳光来维持生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5难度:0.7
  • 3.根据下表分析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
    CO耗氧量释放能量产生的水
    脂肪75%13%较多较多X
    糖类44%50%较少较少Y

    组卷:27引用:16难度:0.7
  • 4.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如图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现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进行研磨,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中制成两种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 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图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0难度:0.7
  • 5.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6
  • 6.细胞内的囊泡能够附着在细胞骨架上定向转移。如图是正常酵母菌和两种突变型酵母菌的蛋白质分泌途径,据图分析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组卷:4引用:5难度:0.7
  • 7.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如图表示铁被小肠吸收和转运至细胞内的过程。图中转铁蛋白(Tf)可运载Fe3+,以Tf-Fe3+结合形式进入血液。Tf-Fe3+与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后进入细胞,并在囊泡的酸性环境中将Fe3+释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54引用:20难度:0.7

三、非选择题

  • 20.人的酒量主要与人体肝脏产生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有关,其作用如图,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相等。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
    (注:碳酸氢钠在酸性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

    (1)某科技团队从动物肝脏中提取出了纯净的乙醛脱氢酶,为了验证乙醛脱氢酶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乙醛脱氢酶 1mL 1mL 1mL
    加入试剂种类 蛋白酶mL RNA酶1mL A试剂1mL
    乙醛 1mL 1mL 1mL
    保温 适宜温度保温5分钟
    碳酸氢钠 2mL 2mL 2mL
    实验结果
    ①实验中的A试剂应为
     

    ②如果实验结果是第
     
    组产生气泡,则说明乙醛脱氢酶的成分是蛋白质。
    ③如果实验结果是第
     
    组产生气泡,则说明乙醛脱氢酶的成分是RNA。
    ④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成分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进行鉴定,则颜色反应是
     

    (2)经研究发现,乙醛脱氢酶最适作用温度为37℃,请在下方坐标图中,画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
     

    组卷:8引用:2难度:0.6
  • 21.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约为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提供热量和营养。大气组分变化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水稻产量的潜力。某科研团队以杂交籼稻‘汕优63’为材料,设置了4个组:室内对照组(CK,模拟室外环境)、高浓度CO2组(大气CO2浓度+200μmol•mol-1)、高浓度O3组(大气O3浓度的1.6倍)和高浓度CO2+O3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测定稻叶的净光合作用速率(Pn表示O2释放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在
     
    中合成三碳糖(C3),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蔗糖后运输到发育的稻谷种子中转化为淀粉贮存。
    (2)高浓度CO2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合理解释是
     
    (不考虑CO2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3)由图可知,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速率的作用效果为
     
    (填“促进”或“抑制”),其中作用效果最明显的生育时期是
     
    (填“拔节期”“抽穗期”或“灌浆期”),判断依据是
     

    (4)比较高浓度CO2+O3组与高浓度O3组,可得出结论。
     

    组卷:11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