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八年级(上)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9月份)
发布:2024/9/17 10:0:12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这表明( )
组卷:115引用:25难度:0.8 -
2.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组卷:20引用:5难度:0.8 -
3.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身份,“学生、子女、顾客、公民”这些身份的确定依据是( )
组卷:11引用:4难度:0.8 -
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8 -
5.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在我们成长中起重要作用的有( )
①父母的抚育
②同伴的帮助
③老师的教诲
④社会的关爱组卷:1引用:3难度:0.8 -
6.“苦干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孝敬父母、团结邻里、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爱护环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些公益广告表明( )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只有通过教材才能获取知识
③获取知识是人社会化的唯一途径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取精神滋养组卷:4引用:1难度:0.8 -
7.亲社会行为要求我们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下列诗句不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5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五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3.25亿人用在线教育、2.39亿人用在线医疗等等。
材料二:数据显示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2805万,占网民整体的91.5%,其中大部分为青少年。不少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会影响身心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有人认为短视频APP有百害而无一利,应该全面禁止。
(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这些数据的主要信息。
(2)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请你以“合理利用网络”为题,写出自己的观点。组卷:1引用:1难度:0.4 -
21.在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我与社会”之后,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我与社会”为话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的资料,请你根据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人既是独立的个体,也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帮助别人,温暖他人,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材料二:周末,小雨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出发前,小雨和同学们依次有序上车;在车上,同学们主动给老师让座;到达景区停车场后,同学们自觉排队,靠着马路右边依次进入景区。一路上,小雨作为班级“环保志愿者”,不断地叮嘱大家先将矿泉水瓶等垃圾进行分类再丢进垃圾桶……活动结束后,小雨拥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1)据材料一,以“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为主题,写一写自己的观点。
(2)据材料二,谈谈小雨同学从研学活动中拥有的“获得感”有哪些?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小雨同学养成的这种行为对我们融入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启示。组卷: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