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最近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从CO2到淀粉[C6n(H2O)5n]分子的全合成,该技术合成淀粉的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生产淀粉的8.5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2.工业上利用反应S8(s)
4S2(g)、CH4(g)+2S2(g)=CS2(g)+2H2S(g)制备C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组卷:21引用:2难度:0.8 -
3.下列有关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组卷:23引用:4难度:0.9 -
4.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组卷:53引用:3难度:0.5 -
5.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一种新型漂白剂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族序数是周期序数的两倍,基态时Z原子K、L层上的电子总数是3p原子轨道上电子数的两倍,Y与Z位于不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1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8分.
-
17.氢氧化钴[Co(OH)2]是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2)的前驱体.以CoSO4溶液、NaOH溶液、氨水和水合肼为原料可制得微米级Co(OH)2.
已知:①Co2+、Co3+易与NH3形成络合物,[Co(NH3)6]2+的还原性强于Co(OH)2和Co2+;
②水合肼N2H4•H2O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N2;
③沉淀的生成速率越快,颗粒越小,呈凝乳状或胶体,不易过滤.
(1)60℃时在搅拌下向Co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节pH至6后,再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至9.5左右,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真空烘干得微米级Co(OH)2.
①制备时,在加入NaOH溶液前必须先加氨水的原因是
②洗涤时,使用热水除去产品表面杂质.检验产品是否洗净的实验操作是
(2)经仪器分析,测得按题(1)步骤制得的Co(OH)2晶体结构中含有Co(Ⅲ),进一步用碘量法测得Co(Ⅱ)的氧化程度为8%.因此制备时必须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
①将500mL 1mol/L的CoSO4溶液与氨水配成pH为6的溶液,加入三颈烧瓶中(装置见如图),滴液漏斗a装有NaOH溶液、b中装有水合肼.60℃时依次将两种溶液加入三颈烧瓶,充分反应后,过滤.实验时应先打开滴液漏斗
②为确保制得的Co(OH)2产品中不含Co(Ⅲ),制备时至少需加入水合肼的质量为
(3)以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含LiCoO2,以及少量Al、Fe等)为原料制备微米级氢氧化钴.已知: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o3+>H2O2>Cl2>Fe3+;LiOH可溶于水:如表所示是部分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金属离子 Co2+ Fe2+ Fe3+ Al3+ 开始沉淀的pH 7.6 7.6 2.7 4.0 沉淀完全的pH 9.2 9.6 3.7 5.2 组卷:44引用:3难度:0.4 -
18.炼钢厂排放的烧结烟气中主要含SO2、NO、N2、O2和水蒸气.臭氧(O3)预氧化协同喷氨(NH3)技术可将烟气中的污染物转化为铵盐和N2,实现脱硫脱硝.
说明:进行下列研究时均控制反应器内温度为100℃、模拟烟气流速为2L/min.研究表明,100℃时,O3很难氧化SO2、NH3,NH3和NO基本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臭氧预氧化:向反应器中通入仅含0.3‰NO的模拟烟气和O3.实验测得出口处NO、NO2浓度随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n(O3)n(NO)
①当<1时,反应器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3)n(NO)
②当>1时,出口处NO2浓度急剧下降的原因是n(O3)n(NO)
(2)喷氨:向反应器中通入仅含0.5‰SO2的模拟烟气,同时按=0.6通入NH3.在出口处测得NH3浓度降低65%、脱硫率为24%.随后再按n(NH3)n(SO2)=1通入O3,此时出口处NH3浓度几乎为0,脱硫率提高至41%,反应器中检测到(NH4)2SO4和NH4HSO4固体.NH4HSO4的生成过程可描述为n(O3)n(SO2)
(3)O3-NH3协同脱硫脱硝:向反应器中通入含0.5‰SO2、0.3‰NO的模拟烟气.
①按=1通入O3,硫、氮脱除率随n(O3)n(NO)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随着NH3量的增多,硫、氮脱除率几乎同等程度地升高,但也存在明显不足,主要缺点是n(NH3)n(SO2)
②按=1通入NH3、n(NH3)n(SO2)>1通入O3,随着O3投入量的增多,脱硝效率增大,而脱硫效率却减小,其原因是n(O3)n(NO)组卷:48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