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明德洞井中学七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
-
1.青春,是生命旅途中一个崭新的起点,伴随着这个起点的开始,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是( )
①小文说:“我今年长得很快,升高了6厘米。”
②小蒙说:“我感到很孤独,不愿意与人交往。”
③小鹏说:“我的脸上长了好多痘痘。”
④小菲说:“我的体重增加很快,今年增重了5公斤。”组卷:266引用:16难度:0.8 -
2.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一些书就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位老人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人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苏轼改对联体现了他( )
组卷:198引用:42难度:0.8 -
3.小川心情郁闷时,总是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散步;小芸感到紧张时,就会反复做几次深呼吸。他们调节情绪所运用的方法分别是( )
组卷:245引用:62难度:0.8 -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的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①耻辱感是负面情感,做人不可有负面情感
②学会判断是非善恶,要知廉耻,懂荣辱
③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行动后,反思效果影响
④树立底线意识,行己有耻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5.有位同学说:“每次考试,总怕考不好,辜负了家长、老师的期望,结果连会做得题也不会了,所以总考不好。”另一位同学则说:“我每次考试都轻松上阵,因为我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以上两位同学的经历说明( )
①不同情绪对人的能力的发挥会产生不同影响
②人只要处于正面的情绪或状态时,就能超常发挥
③负面的情绪状态会酿成悲剧
④人应当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组卷:22引用:18难度:0.9 -
6.有人说,青春期就是战“痘”期。围绕此话题,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鹏鹏:一想到脸上的痘痘,我就怕见人,不想上学。
②娜娜:女孩子青春期的主要任务就是“除痘”,否则影响一生。
③琳琳:饮食清淡、保持皮肤清洁,有助于解决痘痘问题。
④壮壮:关于痘痘的话题,都是小题大做,庸人自扰。
⑤萱萱:青春痘是身体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⑥刚刚:相对于外在形象,积极的学习态度、丰富的内心世界、乐于奉献的精神,更美!组卷:10引用:5难度:0.6 -
7.面对同样美丽的风光,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写下了“楚江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的忧郁诗句。几年后,他遇到大赦,重获自由,路过此地欣喜提笔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反映自己愉悦之情。由此可见( )
①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②人的情绪反映着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③人的情绪总的来说消极多于积极
④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组卷:273引用:41难度:0.9 -
8.负面的、消极的态度总是非常快地感染对方,让对方也在一瞬间变成一只自我防御的刺猬,忙着站到你的对立面去为自己辩驳,而不是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冷静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有过失。这说明( )
①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情绪的表达会影响周围的人
③情绪表达会影响人际交往
④情绪的表达与身心健康有关组卷:41引用:7难度:0.7 -
9.青春是多彩的,又是矛盾的。下列不属于青春期矛盾主要表现的是( )
①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②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③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
④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矛盾。组卷:8引用:11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6分,27题8分,28题11分)。
-
27.【青春有格人生有品】
材料:不久前,在长沙县松雅湖公园,中学生小迪发现有一位老人淌水进入小岛,从草丛中捡起了几枚野鸭蛋装在塑料袋带走。她和朋友几次要求老人将野鸭蛋放回,但遭到老人拒绝。小迪将事情反映至公园管理处后,在工作人员要求下,老人才把野鸭蛋还给“鸭妈妈”。网友们在赞赏小迪的同时,也在留言中担忧:执着的小迪不常有,可捡野鸭蛋的那些人恐怕还会去而折返、防不胜防。
作为青少年,养成“羞恶之心”,做到“行己有耻”,我们应如何做?组卷:1引用:1难度:0.3 -
28.【识别情绪传递情感】
材料一:近年来,一系列“掌掴门”似乎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国人变成了“愤怒的小鸟”,在武汉汉阳,一名女公务员乱穿马路,被市容监督员劝阻,结果这位女公务员就当众给了市容监督员两个耳光;在杭州,一个小伙子因在公交车上没有让座被扇耳光,济南、吉林和兰州也相继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不让座就被扇耳光”似乎大有被推广之势;在北京西站,一名男子因挤公交车插队也被人狠狠揍了一顿。无理取闹也好,披着正义诉求的外衣也罢,此起彼伏的耳光声,说明部分国人的脾气正在变得越来越糟。
材料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2018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新媒体与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让我们一起重温民族脊梁的英雄事迹,也寻找普通人身上的爱国故事。
(1)近年来一系列的“掌掴门”说明了什么?
(2)不做“愤怒的小鸟”,我们应怎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3)“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传递了怎样的情感正能量?这些情感体验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组卷:3引用:1难度:0.4